第255章 眼高手低(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可见,这是非常典型的“断头截尾”伏击战术,只要投入的兵力够多,那么进入伏击圈的敌人基本得全军覆灭。
  至于兵力,显然没什么好担心的。
  按梵军公布的战报,此战投入了1个装甲师与1个机械化步兵师,还从另外3个步兵师各抽调一个旅,参战官兵达到了32000人,出动600辆主战坦克,480辆步兵战车,以及其他车辆数千台。
  关键还有,策划与指挥伏击行动的是纽兰顾问。
  要说的话,这也是伏击战能够打成的关键所在。
  就事后披露的一些内幕消息,在策划阶段,梵军的高级将领坚持认为,动用这么多主力部队,至少得把突前的东方联军,也就是第171装甲旅与第174机步旅全都包进去,并争取一举消灭这2个旅。
  只看兵力,梵军将领的要求不算过分。
  第171装甲旅与第174机步旅的总兵力12000出头,梵军投入的兵力超过了32000,差不多是其3倍。
  再把伏击优势算上,梵军的优势确实十分明显。
  可问题是,需要花多少时间,才能歼灭2个战斗旅?
  在首轮交战后,梵军就没了突袭优势,还要面对强大的梁夏空军,到时候凭什么围歼2个战斗旅?
  等到梁夏空军全力出动,被消灭的恐怕是梵军。
  别说梵罗军队,即便是西路军团,也不敢妄言在一场战斗中消灭梁夏陆军主力装甲部队的2个战斗旅。
  关键就是,在主战装备方面,梵军并没有优势可言。
  第171装甲旅与第174机步旅都是名副其实的主力部队,前者拥有236辆ZT-99B,后者也有168辆,总共超过400辆。考虑到ZT-99B有更强的战斗力,完全能够弥补200辆的差距。
  其他主战装备也差不多。
  至于官兵人数上的差距,对战斗力产生的影响,显然没有数字表现出来的那么巨大。
  不说别的,在第171旅与第174旅里面没有非战斗人员,而在梵军部队里,哪怕是中央军的主力装甲部队,都有不少非战斗人员,而且主要还是高级军官雇用的随从,根本就不是军人。
  这些私人随从占用军队名额,也只是要用纳税人的钱来支付佣金。
  至于是否能够作战,那些手握大全的军官,显然不会想太多,毕竟基层士兵的战斗力本来就很差。在梵军高层,就没人指望依靠基层官兵战胜敌人,似乎只要有了优秀的军官,就能率领部队打胜仗。
  把官兵素质也算上,别说2个师,哪怕再增加2个师的兵力,也未必能一口气吞下梁夏陆军的2个战斗旅。
  在大陆战场上,西陆大军取得的最佳战果,只是击溃了梁夏陆军的一个装甲旅,准确说是该旅在撤退的时候没有带走放在旅部的军旗,结果落到了西陆军团手上,让西陆集团有了口实。
  实战当中,要想成建制的歼灭一个营,都十分困难。
  正面交战,梁夏陆军的2个战斗旅能够轻而易举的击溃梵军的1个集团军!
  正是纽兰顾问坚持,才把伏击目标锁定为先头部队。
  事实证明,即便对付5个营,梵军投入的兵力都明显的捉襟见肘。
  道理也很简单,先头部队是在公路上行军,而且是在追击之前遭遇的侦查部队,不可避免的要把队伍拉长。在参战兵力不变的情况下,梵军没办法扩大伏击圈的范围,也就难以把先头部队一口吞下。
  要说的话,在最初的几分钟,梵军打得非常的顺手。
  不过,只持续了几分钟。
  在很大程度上,这也证明了一个观点,即梵军更加适合打顺水仗,在遇到意外,特别是遭受挫折之后,梵军官兵的战场表现就会急转直下。往根本上讲,这也是梵军官兵素质不够好的问题。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