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节(3 / 4)
骆辰逸这个始作俑者也只能在心中暗暗叹服古人的聪慧劲儿,果然不是盖的。
到了后来,皇帝竟然将此事在朝堂上开始当成了杀手锏来用,写检讨啊悔过书这些的虽然羞耻,可毕竟阅者只有自己的顶头上司皇帝,可是读检讨这种东西,实在算是奇耻大辱,甚至比脱光了在午门打板子还要让人觉得耻辱。
第一个读检讨的礼部官员是个往日里威严厚重的老儒,平常动辄讲规矩,说道理的,老头子固执的要死,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的忠君爱国之心,所以动不动地就要来个死谏,来个跪谏。
以往皇帝也拿人家没办法,毕竟这样的老儒都算是人精子,轻易不会露出自己的把柄给皇帝,所以憋屈的也只能是皇帝自己。
可好歹地让皇帝给抓住了一次把柄,往日里也许不过是训上几句就算了,可偏生,皇帝觉得自己心气儿不顺,受了那么多的委屈,总要出口气儿的,所以令老大人写了检讨书,可这还不算完,竟然当着朝臣的面儿,在大朝会上亲口念出来。
这和御史弹劾,和同僚攻讦都不同,在他看来,这是自己硬生生地往自己胸口捅刀。
所以这位老大人在念完这份儿四不像的检讨之后,一口老血喷出来,然后昏死了过去。
抬回去的老大人并未跟以前那般再接再厉,反倒是上了折子,他要告老。
按着以前的习惯,皇帝总应该做足了“礼贤下士”的把戏,再三地挽留老大人,告诉他,你对朕,对着这个国家很重要,不仅是朕离不开你,便是这朝廷也离不开你,离了你,百姓就要饿死之类。
可也不知道皇帝是怎么想的,老大人的高老折子很快地就批了。
这下子,简直是雪上加霜,老大人呕的半死,直接地一命呜呼了。
朝野一片哗然的同时,大家都将责任推到了皇帝新弄出来的这个大杀器上面了。总好过说是皇帝小心眼,再不然是老大人小心眼吧?
因为这位老大人自己本身德高望重也就算了,大家总得敬老尊贤吧?
老大人以前也并不是没有风骨之人,往日里尽管固执又讨嫌,可毕竟他一心为公,并无私心,是不是?
再者说了,这位老大人还有个了不起的亲戚。
忠顺王。
可是现在呢?
就是因着皇帝看不上忠顺王爷,就想着和自家弟弟斗气,所以就将老大人给羞辱死了,大家虽然嘴上不说,可心中对于老大人还是同情居多的。
又有这几年,忠顺王爷也不大在外面走动,朝堂上也是爱来不来,不大会给皇帝添堵了,可当今如此地小心眼,真是令人侧目。
大家的这些腹诽皇帝自然是知道的,可他也不觉得自己是在小心眼,是在报复谁,反正老头儿自己心胸狭窄,与自己何干?
更何况,这老小子又是什么好东西了?
一副道貌岸然之态,私下又给自己的那个好弟弟忠顺拉拢了多少的清流,为他造势,否则的话,忠顺哪里能那般地嚣张,让自己这个做皇帝的都得让着他。
更何况上面还有个上皇压着,皇帝想想自己以前的日子,再对比一下现在的太子,简直就是太心酸了。
顿时地觉得自己就是个万年好爹的皇帝直接地将内心的那一丢丢的愧疚给丢到了后脑勺,虽然也派了翰林学士去致祭,可到底也不是什么太光荣的事情。
忠顺王妃赶回了娘家去治丧,对于皇帝的决定,忠顺王妃只觉得满心的愤恨,逼死了自家亲爹,她倒是要看看高高在上的那位会得到什么好儿来?
吏笔如刀,总要让皇帝也品尝一下这种滋味儿。
皇帝并不知道忠顺王妃的心思,若是知道的话,他肯定会告诉自家弟妹,朕只要活着尽兴,只要百姓富足,国家强大,哪管死后洪水滔天?
不管如何,百姓对于这位帝王的评价确实不错,在某种意义上也达成了自己的目的。
这位老大人没了,骆辰逾夫妇俩自然也是要上门去道恼的,接着这个机会,青离郡主和王妃总算是见了一面。
毕竟是庶女,王妃平时也并不一定会觉得这位郡主有多好,可人在脆弱时,有这样贴心的安慰,她只觉得这闺女简直就是世界上最好的闺女了。 ↑返回顶部↑
到了后来,皇帝竟然将此事在朝堂上开始当成了杀手锏来用,写检讨啊悔过书这些的虽然羞耻,可毕竟阅者只有自己的顶头上司皇帝,可是读检讨这种东西,实在算是奇耻大辱,甚至比脱光了在午门打板子还要让人觉得耻辱。
第一个读检讨的礼部官员是个往日里威严厚重的老儒,平常动辄讲规矩,说道理的,老头子固执的要死,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的忠君爱国之心,所以动不动地就要来个死谏,来个跪谏。
以往皇帝也拿人家没办法,毕竟这样的老儒都算是人精子,轻易不会露出自己的把柄给皇帝,所以憋屈的也只能是皇帝自己。
可好歹地让皇帝给抓住了一次把柄,往日里也许不过是训上几句就算了,可偏生,皇帝觉得自己心气儿不顺,受了那么多的委屈,总要出口气儿的,所以令老大人写了检讨书,可这还不算完,竟然当着朝臣的面儿,在大朝会上亲口念出来。
这和御史弹劾,和同僚攻讦都不同,在他看来,这是自己硬生生地往自己胸口捅刀。
所以这位老大人在念完这份儿四不像的检讨之后,一口老血喷出来,然后昏死了过去。
抬回去的老大人并未跟以前那般再接再厉,反倒是上了折子,他要告老。
按着以前的习惯,皇帝总应该做足了“礼贤下士”的把戏,再三地挽留老大人,告诉他,你对朕,对着这个国家很重要,不仅是朕离不开你,便是这朝廷也离不开你,离了你,百姓就要饿死之类。
可也不知道皇帝是怎么想的,老大人的高老折子很快地就批了。
这下子,简直是雪上加霜,老大人呕的半死,直接地一命呜呼了。
朝野一片哗然的同时,大家都将责任推到了皇帝新弄出来的这个大杀器上面了。总好过说是皇帝小心眼,再不然是老大人小心眼吧?
因为这位老大人自己本身德高望重也就算了,大家总得敬老尊贤吧?
老大人以前也并不是没有风骨之人,往日里尽管固执又讨嫌,可毕竟他一心为公,并无私心,是不是?
再者说了,这位老大人还有个了不起的亲戚。
忠顺王。
可是现在呢?
就是因着皇帝看不上忠顺王爷,就想着和自家弟弟斗气,所以就将老大人给羞辱死了,大家虽然嘴上不说,可心中对于老大人还是同情居多的。
又有这几年,忠顺王爷也不大在外面走动,朝堂上也是爱来不来,不大会给皇帝添堵了,可当今如此地小心眼,真是令人侧目。
大家的这些腹诽皇帝自然是知道的,可他也不觉得自己是在小心眼,是在报复谁,反正老头儿自己心胸狭窄,与自己何干?
更何况,这老小子又是什么好东西了?
一副道貌岸然之态,私下又给自己的那个好弟弟忠顺拉拢了多少的清流,为他造势,否则的话,忠顺哪里能那般地嚣张,让自己这个做皇帝的都得让着他。
更何况上面还有个上皇压着,皇帝想想自己以前的日子,再对比一下现在的太子,简直就是太心酸了。
顿时地觉得自己就是个万年好爹的皇帝直接地将内心的那一丢丢的愧疚给丢到了后脑勺,虽然也派了翰林学士去致祭,可到底也不是什么太光荣的事情。
忠顺王妃赶回了娘家去治丧,对于皇帝的决定,忠顺王妃只觉得满心的愤恨,逼死了自家亲爹,她倒是要看看高高在上的那位会得到什么好儿来?
吏笔如刀,总要让皇帝也品尝一下这种滋味儿。
皇帝并不知道忠顺王妃的心思,若是知道的话,他肯定会告诉自家弟妹,朕只要活着尽兴,只要百姓富足,国家强大,哪管死后洪水滔天?
不管如何,百姓对于这位帝王的评价确实不错,在某种意义上也达成了自己的目的。
这位老大人没了,骆辰逾夫妇俩自然也是要上门去道恼的,接着这个机会,青离郡主和王妃总算是见了一面。
毕竟是庶女,王妃平时也并不一定会觉得这位郡主有多好,可人在脆弱时,有这样贴心的安慰,她只觉得这闺女简直就是世界上最好的闺女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