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5(2 / 6)
理想化的他者
《白痴》中的梅什金公爵只看到娜斯塔西亚的照片,就说“这张脸上写满了苦恼”。(陀思妥耶夫斯基《白痴》)或许梅什金公爵看到的只是一个“幻影”而已,然而,他的口气却如此坚定、不容怀疑。这个判断是梅什金公爵根据自己一直以来的经验所得出的,他在娜斯塔西亚的容貌上看到了之前他所接触过的人的身影,想起了和她很相似的人,就把娜斯塔西亚想象成了当年那个人。
森有正,写过有关一位女性的故事,那是他第一次对女性产生了类似乡愁的感情和朦胧的憧憬和淡淡的欲望。(《Sur les fleuves de babylone》)实际上,森和这位女性连一句话都没有交谈过,夏天结束后,她便离去。尽管这样,森有正说,他觉得对方应该知道自己的感情。这段恋情“在和对方没有任何实际接触的情况下,完全主观地写成了理想化的美好爱情”。这是森有正心中的“爱的原型之一”,是他心中对该女性毫无顾虑和戒备、毫无计算、百分百纯洁的情感所酿造出来的理想化爱情。森有正知道,“这已然不是她本人,而是只属于他一个人的爱之原型”。从这一点来讲,或许应该庆幸森有正始终未能和对方正式交谈过,正因为如此她才能在森有正的心中以“爱之原型”而获得了永生。
交谈
有关他人,不管我们怎么仔细考虑他身上所有的点点滴滴,充其量也只是根据我们对他的印象所得出的判断而已。这种印象在大多数情况下仅仅是我们极为主观的想法而已。我们只需和对方交谈几句,就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真正的他者与我们为他定义的属性根本不一致,这也证明了“他者是他者”这一事实。我们对他人所抱有的印象,和现实中的他者不可能100%完全一致。必须认清这一点,这是他者或人格作为一个独立个体来成立时所需要的必要条件。
哲学家波多野精一,是这样形容“人格成立”的。走到窗边望着大街上来往的行人。此时,映入我们眼帘的人虽然被称为“人”,但是严密地讲,不是“人”而是“物”。接着,发现其中一个行人原来是我的朋友。我向他搭话,他也做出了回应。
“我发现那个行人原来是我的朋友。我们俩聊了一会儿。他已不再是被观看的客体。而是和我交谈、真正采取了某种行动的主体。“人格”唯有在这种时候才会成立。”(《宗教哲学》)
通过用语言交谈的过程,他者摆脱了某种“属性”,不再是“单单被观看的客体”。可以说人格离开了用语言交谈等交流活动便无法成立。
我们基于过去的经验对他者做出的判断往往是不正确的,关于这一点只需和对方交谈几句就能得到证实。那么,只要认清这一点,就算是“理解”了作为独立人格的他者吗?不能。不仅如此,即使是一同共事很长时间、交谈过多次的人,我们也不一定是真正理解他。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当我们构筑对他人的形象时——如果引用前面的说法——我们对他人进行“属性化”时,这个形象或属性往往都没有通过任何方式验证其真伪。很多人认为不用验证,也能理解他者。“我似乎没法真正理解对方”——有的人甚至从来都没有抱过这种怀疑。不光是人,即使是眼前的东西,不是说看得见、摸得着,你就对它很了解。看错、听错的情况,每天会发生很多次。更何况是人呢。不容易理解,才是正常的。
别说是三言两语,即使进行了一番对话,也很难说就能真正理解对方,不过,为了摆脱属性化,我们需要用对话当作突破口。只是形式上的交谈几句是无法了解对方的,人格也不能真正成立。交谈再多,如果我们对他人抱着自认为的主观看法,而不去承认对方具有超越这些看法的一面,那么,他者只能是以“你自己的看法见解”存在,还不能算作一个真正的“人格”存在。
每次擦身而过时对方把视线移开,有人认为对方讨厌自己,这是因为他自己想逃避与对方的关系,才会做出如此这般的解释。他认为这种解释是对自己“善”的,是“对自己的好”,这虽然达到了要逃避对方的目的,至于这个解释是否扭曲了事实,有待验证。
如何看待他者
人,离开了人际关系是活不下去的。人的言行举止,在无人的真空状态是进行不下去的。言行举止必定是针对某个“对象”进行的。
至于这个他者,我们是要当作敌人还是当作伙伴呢,根据不同的选择,我们对人际关系的处理方式也会不同。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与他人交谈时是否有视线交流来判断。阿德勒说,不敢正视大人视线的孩子往往心里抱着不信任感。(《儿童教育心理学》)这倒不是说一定是心里怀有恶意才会移开视线。但是,即使是在很短的一瞬间,如果他移开了视线,就表示他内心是不太愿意与对方建立关系的。
我们叫孩子过来时,通过他跑过来站立的位置就能看到他是如何看待他者的。很多孩子,先选择与对方有一定距离的位置,探探情况,如有需要,再靠近或更加远离对方。
语言,也是以他者的存在为前提的。如果只是一个人活着,那就不需要什么语言,也不需要逻辑。(前述著作)使用一种只有自己知道的语言,就无法与他者交流。要想与他者交流、共生,就需要有语言、论理、常识等媒介。对于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来讲,常识是“私人化”的知识、理性。(《生活意义》)没有常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就无法成立。“‘私人化’的的含义,是毫无意义的。真正的含义,唯有在和他人的交流中才具有真正意义。”(前述著作)
阿德勒认为,人活着就必须与他人产生某种关联性,此时的他人在他看来是“伙伴”,而非“敌人”。“伙伴”源于Mitmenschen,阿德勒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共同体感觉”(Gemeinschaftsgefühl)及其同义词Mitmenschlichkeit都是源自该单词(“über den Ursprung des Strebens nach überlegenheit und des Gemeinschaftsgefühls”),指的是“伙伴”(fellowmenship,Solidarit?t)、人与人(Menschen)是连接在一起(mit)的。
伙伴的存在
将他者视为伙伴,这也是我们下的定义。阿德勒为什么要将他者视为伙伴呢?
阿德勒积极肯定他者的存在,将他者视为“伙伴”,是因为无论什么人都没有办法一个人活下去,一定会需要他人的援助和协作。但是,阿德勒并不止于此。不仅仅是“接受”,还需要“给予”。
这里所说的“给予”,可以用“贡献”来代替。不只是接受他人的,也要给予他人,这种想法唯有把对方视为伙伴而不是敌人时才会产生。正是因为把他人看成是伙伴,才会想为他者做出贡献,如前面所述,做出了贡献,人才会觉得自己有价值。
问题是总有人认为他者是敌人,自己住在“敌方,处于危险之中”。(《个体心理学讲义》)
“一个四岁的小孩子,在剧场看到了一个刚上映的童话。一直到晚年,他都坚信这个世上的确存在卖毒苹果的女人。很多孩子,无法正确理解主题。或者只会大概懂得故事的梗概。作为父母,有义务向孩子解释和说明,直到他们理解到位。这是父母的课题。”(《儿童教育心理学》)
说起孩子的玩具或者游戏,阿德勒认为玩具武器、战争游戏不应该让孩子玩。赞美英雄或战争的书也同样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前述著作)
“对还没有做好准备的孩子们来讲,一般的社会新闻有可能扭曲他们对人生的看法和见解。孩子,会认为世间处处都是杀人、犯罪、恶性事故。有关恶性事件的报道,会让孩子们感到沮丧,尤其是对幼小的儿童产生更大的影响。我们能从大人的发言中了解到,大人们小时候有多害怕火灾、对火灾的恐惧感是如何折磨他们幼小心灵的。”(前述著作)
这里阿德勒所说的“一般的社会新闻”指的是为大人而写的新闻,而不是从孩子的角度去写的。
最近,每次看到新闻报道卷入孩子的恶性事件时,我都很担忧孩子们看到这些报道会不会变得把他者视为敌人,认为这个世界是危险的地方。
一旦把外部的世界看成是危险的,会有可能以此为理由不去外面,也有可能不再积极与他人建立关系。的确,这个世界并非“粉红色的世界”(前述著作),也有事故、事件或灾害发生。为了确保孩子们的安全,采取预防措施是必需的。但是,即便如此,也不能过度煽动孩子们产生不安感。我想帮助孩子们不要以为犯罪、事故、灾害就是世间常态。的确,让人痛心的事件每天都在发生,但是也有人比以前还要关注孩子们上学路上的安全问题,我希望孩子们能把这样的大人当成是自己的伙伴。 ↑返回顶部↑
《白痴》中的梅什金公爵只看到娜斯塔西亚的照片,就说“这张脸上写满了苦恼”。(陀思妥耶夫斯基《白痴》)或许梅什金公爵看到的只是一个“幻影”而已,然而,他的口气却如此坚定、不容怀疑。这个判断是梅什金公爵根据自己一直以来的经验所得出的,他在娜斯塔西亚的容貌上看到了之前他所接触过的人的身影,想起了和她很相似的人,就把娜斯塔西亚想象成了当年那个人。
森有正,写过有关一位女性的故事,那是他第一次对女性产生了类似乡愁的感情和朦胧的憧憬和淡淡的欲望。(《Sur les fleuves de babylone》)实际上,森和这位女性连一句话都没有交谈过,夏天结束后,她便离去。尽管这样,森有正说,他觉得对方应该知道自己的感情。这段恋情“在和对方没有任何实际接触的情况下,完全主观地写成了理想化的美好爱情”。这是森有正心中的“爱的原型之一”,是他心中对该女性毫无顾虑和戒备、毫无计算、百分百纯洁的情感所酿造出来的理想化爱情。森有正知道,“这已然不是她本人,而是只属于他一个人的爱之原型”。从这一点来讲,或许应该庆幸森有正始终未能和对方正式交谈过,正因为如此她才能在森有正的心中以“爱之原型”而获得了永生。
交谈
有关他人,不管我们怎么仔细考虑他身上所有的点点滴滴,充其量也只是根据我们对他的印象所得出的判断而已。这种印象在大多数情况下仅仅是我们极为主观的想法而已。我们只需和对方交谈几句,就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真正的他者与我们为他定义的属性根本不一致,这也证明了“他者是他者”这一事实。我们对他人所抱有的印象,和现实中的他者不可能100%完全一致。必须认清这一点,这是他者或人格作为一个独立个体来成立时所需要的必要条件。
哲学家波多野精一,是这样形容“人格成立”的。走到窗边望着大街上来往的行人。此时,映入我们眼帘的人虽然被称为“人”,但是严密地讲,不是“人”而是“物”。接着,发现其中一个行人原来是我的朋友。我向他搭话,他也做出了回应。
“我发现那个行人原来是我的朋友。我们俩聊了一会儿。他已不再是被观看的客体。而是和我交谈、真正采取了某种行动的主体。“人格”唯有在这种时候才会成立。”(《宗教哲学》)
通过用语言交谈的过程,他者摆脱了某种“属性”,不再是“单单被观看的客体”。可以说人格离开了用语言交谈等交流活动便无法成立。
我们基于过去的经验对他者做出的判断往往是不正确的,关于这一点只需和对方交谈几句就能得到证实。那么,只要认清这一点,就算是“理解”了作为独立人格的他者吗?不能。不仅如此,即使是一同共事很长时间、交谈过多次的人,我们也不一定是真正理解他。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当我们构筑对他人的形象时——如果引用前面的说法——我们对他人进行“属性化”时,这个形象或属性往往都没有通过任何方式验证其真伪。很多人认为不用验证,也能理解他者。“我似乎没法真正理解对方”——有的人甚至从来都没有抱过这种怀疑。不光是人,即使是眼前的东西,不是说看得见、摸得着,你就对它很了解。看错、听错的情况,每天会发生很多次。更何况是人呢。不容易理解,才是正常的。
别说是三言两语,即使进行了一番对话,也很难说就能真正理解对方,不过,为了摆脱属性化,我们需要用对话当作突破口。只是形式上的交谈几句是无法了解对方的,人格也不能真正成立。交谈再多,如果我们对他人抱着自认为的主观看法,而不去承认对方具有超越这些看法的一面,那么,他者只能是以“你自己的看法见解”存在,还不能算作一个真正的“人格”存在。
每次擦身而过时对方把视线移开,有人认为对方讨厌自己,这是因为他自己想逃避与对方的关系,才会做出如此这般的解释。他认为这种解释是对自己“善”的,是“对自己的好”,这虽然达到了要逃避对方的目的,至于这个解释是否扭曲了事实,有待验证。
如何看待他者
人,离开了人际关系是活不下去的。人的言行举止,在无人的真空状态是进行不下去的。言行举止必定是针对某个“对象”进行的。
至于这个他者,我们是要当作敌人还是当作伙伴呢,根据不同的选择,我们对人际关系的处理方式也会不同。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与他人交谈时是否有视线交流来判断。阿德勒说,不敢正视大人视线的孩子往往心里抱着不信任感。(《儿童教育心理学》)这倒不是说一定是心里怀有恶意才会移开视线。但是,即使是在很短的一瞬间,如果他移开了视线,就表示他内心是不太愿意与对方建立关系的。
我们叫孩子过来时,通过他跑过来站立的位置就能看到他是如何看待他者的。很多孩子,先选择与对方有一定距离的位置,探探情况,如有需要,再靠近或更加远离对方。
语言,也是以他者的存在为前提的。如果只是一个人活着,那就不需要什么语言,也不需要逻辑。(前述著作)使用一种只有自己知道的语言,就无法与他者交流。要想与他者交流、共生,就需要有语言、论理、常识等媒介。对于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来讲,常识是“私人化”的知识、理性。(《生活意义》)没有常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就无法成立。“‘私人化’的的含义,是毫无意义的。真正的含义,唯有在和他人的交流中才具有真正意义。”(前述著作)
阿德勒认为,人活着就必须与他人产生某种关联性,此时的他人在他看来是“伙伴”,而非“敌人”。“伙伴”源于Mitmenschen,阿德勒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共同体感觉”(Gemeinschaftsgefühl)及其同义词Mitmenschlichkeit都是源自该单词(“über den Ursprung des Strebens nach überlegenheit und des Gemeinschaftsgefühls”),指的是“伙伴”(fellowmenship,Solidarit?t)、人与人(Menschen)是连接在一起(mit)的。
伙伴的存在
将他者视为伙伴,这也是我们下的定义。阿德勒为什么要将他者视为伙伴呢?
阿德勒积极肯定他者的存在,将他者视为“伙伴”,是因为无论什么人都没有办法一个人活下去,一定会需要他人的援助和协作。但是,阿德勒并不止于此。不仅仅是“接受”,还需要“给予”。
这里所说的“给予”,可以用“贡献”来代替。不只是接受他人的,也要给予他人,这种想法唯有把对方视为伙伴而不是敌人时才会产生。正是因为把他人看成是伙伴,才会想为他者做出贡献,如前面所述,做出了贡献,人才会觉得自己有价值。
问题是总有人认为他者是敌人,自己住在“敌方,处于危险之中”。(《个体心理学讲义》)
“一个四岁的小孩子,在剧场看到了一个刚上映的童话。一直到晚年,他都坚信这个世上的确存在卖毒苹果的女人。很多孩子,无法正确理解主题。或者只会大概懂得故事的梗概。作为父母,有义务向孩子解释和说明,直到他们理解到位。这是父母的课题。”(《儿童教育心理学》)
说起孩子的玩具或者游戏,阿德勒认为玩具武器、战争游戏不应该让孩子玩。赞美英雄或战争的书也同样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前述著作)
“对还没有做好准备的孩子们来讲,一般的社会新闻有可能扭曲他们对人生的看法和见解。孩子,会认为世间处处都是杀人、犯罪、恶性事故。有关恶性事件的报道,会让孩子们感到沮丧,尤其是对幼小的儿童产生更大的影响。我们能从大人的发言中了解到,大人们小时候有多害怕火灾、对火灾的恐惧感是如何折磨他们幼小心灵的。”(前述著作)
这里阿德勒所说的“一般的社会新闻”指的是为大人而写的新闻,而不是从孩子的角度去写的。
最近,每次看到新闻报道卷入孩子的恶性事件时,我都很担忧孩子们看到这些报道会不会变得把他者视为敌人,认为这个世界是危险的地方。
一旦把外部的世界看成是危险的,会有可能以此为理由不去外面,也有可能不再积极与他人建立关系。的确,这个世界并非“粉红色的世界”(前述著作),也有事故、事件或灾害发生。为了确保孩子们的安全,采取预防措施是必需的。但是,即便如此,也不能过度煽动孩子们产生不安感。我想帮助孩子们不要以为犯罪、事故、灾害就是世间常态。的确,让人痛心的事件每天都在发生,但是也有人比以前还要关注孩子们上学路上的安全问题,我希望孩子们能把这样的大人当成是自己的伙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