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1 / 5)
合肥张家·
大家闺秀,世纪典范
叔祖母的气韵是无声的教案
历史深处,合肥张家,于民国岁月给人们留下了一段传世佳话。张家九如巷里,走出了四朵姐妹花,各个优秀,带着张家的风雅,成为一个时代的闺秀典范。
她们的独特,成就了张氏家族的不凡,也让人们对这个家庭产生了浓厚的好奇。究竟是怎样的家庭教育,造就了这四色风采,使得她们个个都出落得优雅大方又才华横溢?
在四姐妹中,比较特殊的是张充和。张充和出生于上海,因为充和的母亲陆英拉扯四个孩子过于疲惫,叔婆识修很心疼,便把最小的充和过继来自己照顾。所以充和在八个月大时,就被叔祖母抱回了合肥。
虽然离开了母亲,但张充和得到了叔祖母更多的爱护和教养,这也使得她在幼年时就吸收了两大家族的门风和传承。
在张充和的幼年教育中,叔祖母是至关重要的角色。叔祖母是一位平和从容的修行者,法名“识修”,出身于官宦世家,她的伯父是李鸿章。识修在孩子众多的家庭中排行老四,因为父亲重视教育,从小读了不少书,出落得知书达理,大家闺秀的模样。成年后奉父母之命,嫁到了合肥张家。识修的丈夫是张树声的次子张华轸,即张充和父亲的二叔。
这桩旧式婚姻是否如父母期望般美满,我们不得而知。但是识修在这场媒妁之言的婚姻里,归于寻常,毫无怨言,和大多女子一样,被如水的岁月打磨,变得温和、沉默……
时光渐行渐远,面对它的残忍,有时候我们却只能妥协。当识修唯一的女儿和外孙都相继离世后,识修逐渐看破尘世,生活的重心转向一心一意的修行,除了虔诚的信仰之外,她将所有心思,都放在了过继回来的孙女充和身上。
在教育子女时,人们常常会吸收上一辈的经验。曾经,识修的父亲李蕴章就给她请不同门类的家庭教师,识修博学、知书达理、富有同情心、温和优雅,且不拘泥于旧俗,很大一部分便得益于此。
识修很明白其中的道理,便将父辈们的教育习惯沿袭下来,她为张充和请的私塾老师,都是有些知名度的良师。但是,对于名师是否可以胜任良师之名,识修并非盲从,她不会完全听信外界的声音,而是有着自己清晰的考核标准。
在识修教育观念中,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所以学生的成绩,自然便成了考核老师的标准。每隔一段时间,识修都会亲自考查充和的学习情况,如果结果令她满意,那么充和此时的先生显然是合格的。与当今时代一些打骂孩子不听从教诲的父母相较,识修无疑是开明而智慧的。
识修对充和的幼年教学效果在张充和以后的成长中也得到了验证。
充和不到六岁,就能将《千字文》和《三字经》倒背如流。早上8点到下午5点,她都和先生一起在书房里度过。还是个小孩子的充和,却已能心如素简,淡静从容,这样的心性,很多是从叔祖母的平和与静默中耳濡目染学来的。
读书之外的时光,她是和叔祖母一同生活度过的。她熟悉叔祖母清简而有规律的生活。充和每天晚上8点就寝,次日早上3点起床,在用人为她梳洗的时间里,她会轻声背诵钟爱的诗词或是佛经。这样清简的生活习惯,为充和养成了好习惯,也更助于她养成好的心性。
快节奏的时代里,人们在白天里匆匆奔走,回到家中仍难以放慢步伐。可人们常常熬夜,生活规律混乱,焦躁不安的父母,难以教养出一个温润如玉的孩子。
有人会质疑,识修如此平和,是因为同是个修佛之人,不必理会俗世。然而,许多人不知道,这个修佛之人,她仍是身在世俗中,有一些俗世杂务必须处理,但是秉承这样一副好心性,她所有的杂事也处理得很好。家中的家业庞杂,识修雇用了许多仆人来帮忙管理。她还请了一位大管家,负责大体事务,起草信函文稿,他每天都会到大宅向识修汇报事务,其中的具体名目,识修并不太在乎。她很清楚,水至清则无鱼。她懂得,却从不说破。如此行事,倒是有种无为而治的气韵。
在充和的印象里,叔祖母平和而温暖,从来不急不躁,做事情也很有条理。有时候叔祖母会读书写字,充和就会在一旁静静地崇拜地看着。在她的眼中,叔祖母是如此地静默而高雅,而这种静默言行的影响,要胜过千言万语苦口婆心的教育。
宁静的气韵于无声之中便从充和充满好奇的眼眸中流淌到她的心底。从小被书香环绕,也让她对此有着一种天然的亲切感。她愿意像叔祖母一样,做一个静默高贵的读书人。所以,很小的时候,她就学会在书海和墨山里寻找一丝带着古老香气的快乐。
都说环境造就一个人的性格,而所谓环境,不过是点滴时光里的一言一行。再多的大道理,都难以代替这种影响。因为对于孩子来说,父母才是最好的教案。
可以说,叔祖母对充和古典式的学识教育,也让她受益终身。余英时曾言,充和之所以能在中国古典艺术世界中达到沈尹默先生所说的“无所不能”的境界,必须从她早年所受的特殊教育谈起。“她自童年时期起便走进了古典的精神世界,其中有经、史、诗、文,有书、画,也有戏曲和音乐。换句话说,她基本上是传统私塾出身,在考进北大以前,几乎没有接触过现代化的教育。进入20世纪以后,只有极少数世家——所谓‘书香门第’——才能给子女提供这种古典式的训练。”
充和有过许多位先生,在张家时间最久的是来自山东的朱谟钦先生,师生一起度过了五年时光。五年间,她学了《左传》《史记》《汉书》,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她的学习是主动的,完全不需要外人严苛的驱逐。纵使是短暂的课下时光,她也不爱到处嬉戏玩耍,更愿意在书阁上,把所有时光倾注在这读书时光里。而充和之所以能获得这样的教育,皆是因为她有一位好叔祖母。
叔祖母对于张充和点点滴滴的教育,为她提供了一片肥沃的土壤。张充和后来的文字练达、简单、洞察世事,又不失温情,则是这位优雅温和的叔祖母在她的灵魂深处为她积蓄的力量。她的性格里的高雅和平和,同样是来自于叔祖母的影响。
所以,当父母在期待孩子成长并成才时,该做的是以点滴生活中的言行启发,是成长氛围的搭建,是给予充分尊重的教育……点滴交融,在时光里累积发酵,才能开启孩子的智慧,让孩子盛放一段精彩人生。
在张充和的记忆里,幼年是温暖而有味的。叔祖母给予她的不仅仅是来自长辈的教导,还有终日待在一起的温情以及由此而来的相互依赖。四岁那年,家里来了宾客,每每问起这个小不点儿说:“你是谁生的?”张充和总是答一声:“祖母。”这样的回答总是惹得他们大笑,但在年幼的张充和心里却觉得莫名其妙,觉得他们这样不甚尊重的笑声不可理解,还在心里反问道,难道这世间的人都不是祖母所生?难道他们都是天上落下来的不成?其实,此时的张充和并不晓得除了叔祖母以外还有什么亲人。
知识的传授、言谈举止的培养,请一两个名师辅导一下,也许能朝着我们期望和看好的方向去延展,但长辈与孩子之间感情的建立和维护,却无人可效力,非亲力亲为不可。
在张充和温暖的记忆里,有鲜花盛开的花园,有叔祖母在拐杖上刻画的年轮,有和祖母一同坐在下面看书的葡萄架,有骗过先生的法眼偷偷出来捡梧桐子的窃喜,还有叔祖母识破她小心机的慧眼……这一切在她当时看来习惯而自然,正如她自己所说,“在当时并不感觉到有味或是温暖”,然而,这却是她终生难以忘怀的情结,即使现在“和那时同样的在不知不觉中的有味和温暖,又何尝会感觉到那时的有味和温暖呢”。
叔祖母爱护她甚于爱自己。当她收到陆英(即张充和的母亲)去世的电报时,自小被过继于人、与母亲感情不深的张充和尚且酝酿着汹涌的感伤,而叔祖母的眼泪却早已决堤,伤痛难以言表。
叔祖母把年幼的充和搂在怀里,眼泪不住地流着,带着颤抖的音调说:“乖乖,你从此要做个没有母亲的孩子了。”叔祖母含着泪告诉充和母亲是个好媳妇,此时的张充和才第一次意识到这个世界上除了叔祖母以外还有一个同样疼爱她的亲人,那就是她的母亲。 ↑返回顶部↑
大家闺秀,世纪典范
叔祖母的气韵是无声的教案
历史深处,合肥张家,于民国岁月给人们留下了一段传世佳话。张家九如巷里,走出了四朵姐妹花,各个优秀,带着张家的风雅,成为一个时代的闺秀典范。
她们的独特,成就了张氏家族的不凡,也让人们对这个家庭产生了浓厚的好奇。究竟是怎样的家庭教育,造就了这四色风采,使得她们个个都出落得优雅大方又才华横溢?
在四姐妹中,比较特殊的是张充和。张充和出生于上海,因为充和的母亲陆英拉扯四个孩子过于疲惫,叔婆识修很心疼,便把最小的充和过继来自己照顾。所以充和在八个月大时,就被叔祖母抱回了合肥。
虽然离开了母亲,但张充和得到了叔祖母更多的爱护和教养,这也使得她在幼年时就吸收了两大家族的门风和传承。
在张充和的幼年教育中,叔祖母是至关重要的角色。叔祖母是一位平和从容的修行者,法名“识修”,出身于官宦世家,她的伯父是李鸿章。识修在孩子众多的家庭中排行老四,因为父亲重视教育,从小读了不少书,出落得知书达理,大家闺秀的模样。成年后奉父母之命,嫁到了合肥张家。识修的丈夫是张树声的次子张华轸,即张充和父亲的二叔。
这桩旧式婚姻是否如父母期望般美满,我们不得而知。但是识修在这场媒妁之言的婚姻里,归于寻常,毫无怨言,和大多女子一样,被如水的岁月打磨,变得温和、沉默……
时光渐行渐远,面对它的残忍,有时候我们却只能妥协。当识修唯一的女儿和外孙都相继离世后,识修逐渐看破尘世,生活的重心转向一心一意的修行,除了虔诚的信仰之外,她将所有心思,都放在了过继回来的孙女充和身上。
在教育子女时,人们常常会吸收上一辈的经验。曾经,识修的父亲李蕴章就给她请不同门类的家庭教师,识修博学、知书达理、富有同情心、温和优雅,且不拘泥于旧俗,很大一部分便得益于此。
识修很明白其中的道理,便将父辈们的教育习惯沿袭下来,她为张充和请的私塾老师,都是有些知名度的良师。但是,对于名师是否可以胜任良师之名,识修并非盲从,她不会完全听信外界的声音,而是有着自己清晰的考核标准。
在识修教育观念中,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所以学生的成绩,自然便成了考核老师的标准。每隔一段时间,识修都会亲自考查充和的学习情况,如果结果令她满意,那么充和此时的先生显然是合格的。与当今时代一些打骂孩子不听从教诲的父母相较,识修无疑是开明而智慧的。
识修对充和的幼年教学效果在张充和以后的成长中也得到了验证。
充和不到六岁,就能将《千字文》和《三字经》倒背如流。早上8点到下午5点,她都和先生一起在书房里度过。还是个小孩子的充和,却已能心如素简,淡静从容,这样的心性,很多是从叔祖母的平和与静默中耳濡目染学来的。
读书之外的时光,她是和叔祖母一同生活度过的。她熟悉叔祖母清简而有规律的生活。充和每天晚上8点就寝,次日早上3点起床,在用人为她梳洗的时间里,她会轻声背诵钟爱的诗词或是佛经。这样清简的生活习惯,为充和养成了好习惯,也更助于她养成好的心性。
快节奏的时代里,人们在白天里匆匆奔走,回到家中仍难以放慢步伐。可人们常常熬夜,生活规律混乱,焦躁不安的父母,难以教养出一个温润如玉的孩子。
有人会质疑,识修如此平和,是因为同是个修佛之人,不必理会俗世。然而,许多人不知道,这个修佛之人,她仍是身在世俗中,有一些俗世杂务必须处理,但是秉承这样一副好心性,她所有的杂事也处理得很好。家中的家业庞杂,识修雇用了许多仆人来帮忙管理。她还请了一位大管家,负责大体事务,起草信函文稿,他每天都会到大宅向识修汇报事务,其中的具体名目,识修并不太在乎。她很清楚,水至清则无鱼。她懂得,却从不说破。如此行事,倒是有种无为而治的气韵。
在充和的印象里,叔祖母平和而温暖,从来不急不躁,做事情也很有条理。有时候叔祖母会读书写字,充和就会在一旁静静地崇拜地看着。在她的眼中,叔祖母是如此地静默而高雅,而这种静默言行的影响,要胜过千言万语苦口婆心的教育。
宁静的气韵于无声之中便从充和充满好奇的眼眸中流淌到她的心底。从小被书香环绕,也让她对此有着一种天然的亲切感。她愿意像叔祖母一样,做一个静默高贵的读书人。所以,很小的时候,她就学会在书海和墨山里寻找一丝带着古老香气的快乐。
都说环境造就一个人的性格,而所谓环境,不过是点滴时光里的一言一行。再多的大道理,都难以代替这种影响。因为对于孩子来说,父母才是最好的教案。
可以说,叔祖母对充和古典式的学识教育,也让她受益终身。余英时曾言,充和之所以能在中国古典艺术世界中达到沈尹默先生所说的“无所不能”的境界,必须从她早年所受的特殊教育谈起。“她自童年时期起便走进了古典的精神世界,其中有经、史、诗、文,有书、画,也有戏曲和音乐。换句话说,她基本上是传统私塾出身,在考进北大以前,几乎没有接触过现代化的教育。进入20世纪以后,只有极少数世家——所谓‘书香门第’——才能给子女提供这种古典式的训练。”
充和有过许多位先生,在张家时间最久的是来自山东的朱谟钦先生,师生一起度过了五年时光。五年间,她学了《左传》《史记》《汉书》,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她的学习是主动的,完全不需要外人严苛的驱逐。纵使是短暂的课下时光,她也不爱到处嬉戏玩耍,更愿意在书阁上,把所有时光倾注在这读书时光里。而充和之所以能获得这样的教育,皆是因为她有一位好叔祖母。
叔祖母对于张充和点点滴滴的教育,为她提供了一片肥沃的土壤。张充和后来的文字练达、简单、洞察世事,又不失温情,则是这位优雅温和的叔祖母在她的灵魂深处为她积蓄的力量。她的性格里的高雅和平和,同样是来自于叔祖母的影响。
所以,当父母在期待孩子成长并成才时,该做的是以点滴生活中的言行启发,是成长氛围的搭建,是给予充分尊重的教育……点滴交融,在时光里累积发酵,才能开启孩子的智慧,让孩子盛放一段精彩人生。
在张充和的记忆里,幼年是温暖而有味的。叔祖母给予她的不仅仅是来自长辈的教导,还有终日待在一起的温情以及由此而来的相互依赖。四岁那年,家里来了宾客,每每问起这个小不点儿说:“你是谁生的?”张充和总是答一声:“祖母。”这样的回答总是惹得他们大笑,但在年幼的张充和心里却觉得莫名其妙,觉得他们这样不甚尊重的笑声不可理解,还在心里反问道,难道这世间的人都不是祖母所生?难道他们都是天上落下来的不成?其实,此时的张充和并不晓得除了叔祖母以外还有什么亲人。
知识的传授、言谈举止的培养,请一两个名师辅导一下,也许能朝着我们期望和看好的方向去延展,但长辈与孩子之间感情的建立和维护,却无人可效力,非亲力亲为不可。
在张充和温暖的记忆里,有鲜花盛开的花园,有叔祖母在拐杖上刻画的年轮,有和祖母一同坐在下面看书的葡萄架,有骗过先生的法眼偷偷出来捡梧桐子的窃喜,还有叔祖母识破她小心机的慧眼……这一切在她当时看来习惯而自然,正如她自己所说,“在当时并不感觉到有味或是温暖”,然而,这却是她终生难以忘怀的情结,即使现在“和那时同样的在不知不觉中的有味和温暖,又何尝会感觉到那时的有味和温暖呢”。
叔祖母爱护她甚于爱自己。当她收到陆英(即张充和的母亲)去世的电报时,自小被过继于人、与母亲感情不深的张充和尚且酝酿着汹涌的感伤,而叔祖母的眼泪却早已决堤,伤痛难以言表。
叔祖母把年幼的充和搂在怀里,眼泪不住地流着,带着颤抖的音调说:“乖乖,你从此要做个没有母亲的孩子了。”叔祖母含着泪告诉充和母亲是个好媳妇,此时的张充和才第一次意识到这个世界上除了叔祖母以外还有一个同样疼爱她的亲人,那就是她的母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