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3 / 4)
人才并不等同于分数高,但现在我们过分地强调分数而忽略了如何提高学生的素质,有一两个艺术天分极高的孩子会培养成艺术家,而对于其他并不具备这些天赋的孩子来说,艺术是次要的甚至是多余的,于是“高分低能”的情况便开始蔓延。
而这并不是要求让孩子放弃学习,而是建议大人们在考虑孩子的前途时,将素质培养也纳入其中,毕竟分数无法伴随终身,真正在一生陪伴其左右的是那在年少时便培养起来的素养。
钱钧夫重视钱学森的学科的学习,但他更懂得让孩子广泛地积累知识。每到假期,他就带着孩子去亲近大自然,而且他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便是在假期时多带着孩子拜师学艺。那一次,钱学森央求正做学问的钱钧夫带他去玩耍。钱钧夫见孩子如此高的兴致,于是他便带着他去拜访一位矿物学家,也就是当时的北大校长林砺儒。
收徒严苛的林校长给年少的钱学森出了一套测试题,本想孩子尚小答不上来,没想到孩子不久便答完试题,而林校长还没看完试卷就已经答应收他为徒。钱学森的成绩每一科都发展得很均衡,当他升学选择专业的时候,文科老师劝他学文做个思想家,理科老师劝他学理做个科学家。面对这样的选择,钱钧夫把选择权放在了儿子钱学森自己的手上。
钱学森最终选择了理科,他告诉父亲,之所以如此决定,是因为深感国家的发展建设对科学技术的急切需要。对于这样的决定,钱钧夫深感欣慰,毕竟多年来除了对孩子的求学意识和能力是他培养的重点以外,孩子崇高远大的志向和爱国意识同样是他多年苦心栽培的方向。如今,孩子能如此抉择,身为父亲的他自然是满身心地支持。
后来钱学森在学校里遇到了很多爱国之士,他与他们一道对国家的命运深感不安、对自己肩上的责任深感重大。在上海就读上海交通大学的钱学森刚入学不久便遇到了日寇侵占上海的“一·二八”事件,对此,全国人民同仇敌忾,身处风暴中心的钱学森也加入学生运动中去,十分活跃。父母听说儿子参加了学生运动的消息后,母亲章兰娟出于爱子之心自然十分担忧,但是父亲钱钧夫却没有劝阻孩子退出,反而写信支持他的做法,并且叮嘱他要注意安全,同时还帮着钱学森安抚家中为此而焦虑的母亲,告诉她孩子已经长大成人了,作为母亲关心他的安危可以理解,但更应该放手让他到社会风浪里去闯荡,毕竟社会的利弊要由他自己体会,如此才能让他更多地认识和了解这个社会,从而激励他去发奋读书。
钱钧夫的做法是正确的。的确,在此之后,钱学森更加刻苦发奋地钻研学科知识,也正是这样深刻、具体的体会才让他在大学毕业以后选择到美国学习最先进的航空航天技术,并在日后国家需要时义无反顾地回到祖国,即使困难重重依然毫不动摇。
年少时光,钱学森除了同父亲一起学会了如何学好知识以外,母亲的言传身教更让他在知识之外形成了一个始终善良、仁厚的处世之道。母亲善良的一举一动都印刻在少年钱学森的心里,直到他长大成人以后,这些印记依然成为他宝贵的财富。
当时的钱家比起周围的普通人家相对富裕些,因此母亲经常帮助周围的邻居。腊月的北京城里经常有乞儿沿街乞讨,他们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十分可怜,有些甚至因为身体不支而倒在了钱家大门外。每每此时,章兰娟就会放下手头的事务出去接济他们。
后来钱学森回忆起母亲时这样写道:“我的母亲是个感情丰富、纯朴而善良的女性,而且是个通过自己的模范行为引导孩子行善事的母亲。母亲每逢带我走在北京的大街上,总是向着乞讨的行人解囊相助,对家中的仆人也总是仁厚相待。”母亲的做法在年少的钱学森的心里种下了一颗善良的种子,它使得钱学森即使后来成绩斐然也不忘初心。
这是关于钱学森年幼时的一些故事,而同样与他并列“三钱”之一的钱三强走入物理的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孙中山先生的影响,更有老师们的引导,所以他最终所选择的专业与他的父亲钱玄同所擅长的领域有着天壤之别。
钱玄同是著名的文史学家,他对孩子的学习十分重视,但是态度却很开明。钱三强上中学的时候,孙中山领导的大革命开始在全国掀起,孙先生关于国家、民族以及未来的深刻思想令钱三强醍醐灌顶。而他当时的两位老师,物理老师吴郁周、数学老师陈君哲让他对工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钱三强报考大学时选择了工科方向。尽管钱玄同在听到儿子的选择时有些诧异,但他并没有劝说儿子更换选择,而是一如既往地支持他的决定。
而真正引领钱三强走进原子世界的,是清华大学的吴有训教授。在北大预科班的钱三强如何成为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的学生的?这还得从一张校园布告讲起。钱三强在北大预科班学习期间,第一次接触到了英国科学家罗素的《原子新论》,这开启了他对物理学的浓厚兴趣,因此他决定从原来的电机工程转向物理学,所以,在自身专业课程学习之余,学校里举办的关于物理的其他讲座和课程他都会去旁听。
某天,学校的布告栏里张贴了一份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吴有训教授到北大来教授近代物理学课程的公告。对校内物理学课程尚且无一遗漏的钱三强对于这样一位校外大师的讲座自然更是兴趣十足,因此他在上课的那天便早早地来到课室,期待着一场精彩绝伦、令他眼界大开的物理学表演,那天的主题是“振动与共振”。
果然,吴有训教授为他开启了一扇望向物理天空的窗户,他不仅没有大教授的派头,讲解课程也生动有趣,这让原本就对物理学十分感兴趣的钱三强更是敬佩不已。于是,钱三强做了一个影响他一生的决定,那就是放弃原来上海交通大学工科的选择,转而报考清华大学物理系,成为吴有训教授的学生。
少年时光是孩子们培养兴趣、确定兴趣的关键时期,钱三强在这个时间里有幸收获了来自物理的启蒙,这对他以后走上这一条路尤为关键,而父亲一如既往地对于孩子兴趣的支持更是促成了他坚定地选择了这门学科。对于钱三强的这个决定,钱玄同同样十分支持,并且送给了他四个字“从牛到爱”,即从牛顿到爱因斯坦的意思。
进入清华大学的钱三强仍旧对物理保持着高昂的兴致。清华大师们从不照本宣科,他们通过试验和案例的剖析,让学子们在兴趣中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真正的老师事实上却是学生们兴趣的引导者。有些老师埋怨学生不好好学习,但是他们自身可曾想过,他们的教授方式是否得当?是用生动有趣的悉心教导燃起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还是用简单粗暴的应付阻挡了孩子们在科学的道路上前进的脚步?孩子们本来就需要引导,幻想哪一个孩子天生就热爱书本是不切实际的,老师的天职便是开启孩子们的智慧之门,让他们快乐地徜徉其中。
另一位著名的钱氏大师是著名的力学专家钱伟长。比起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的年少时光是在极为清贫艰苦的环境中度过的,正是这样的经历才锻炼了钱伟长坚忍不拔的个性。自从祖父过世以后,钱伟长一家的生活便开始拮据了,后来父亲的逝世更让生活的重担全部落在了钱伟长母亲的身上,钱伟长是在周围家族亲友的资助下完成学业的。虽然他的学习成绩优异、能力出众,但是,在他毕业时却面临着两难的选择:是升学还是就业?这两样对于他都十分重要,对知识的渴求和对家庭负担的责任感让他一时间难以做出抉择。最终,吴蕴初(著名化工专家、化工实业家)设置的“清寒奖学金”帮助他解决了这道难题。
借助奖学金进入清华大学的钱伟长在文史方面的造诣十分了得,但是他著名的“弃文从理”的人生转折让他不得不面临底子弱、基础差的现状。凭借自己坚韧的个性,钱伟长给自己定下了目标,一定要克服这道难关,包括身体孱弱带来的种种弊端。因此,钱伟长在清华大学里每天都坚持锻炼,甚至报名参加学校的越野队来增强自己的体质,以便应对耗神极大的学习任务和压力。
后来,锻炼成了钱伟长保持一生的习惯,到了古稀之年,他仍旧坚持每天走上三千步。而克服学习上的难题,钱伟长用同样的精神鼓励自己不断地努力着、勤奋着,甚至到了和同学比勤奋的程度上。钱伟长知道自己底子不好,因此十分刻苦,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拼了命干的”。他每天早上六点起床、晚上十二点才睡,宿舍十点钟熄灯他就跑到厕所里去学习,因此他认为自己是清华里最勤奋的人,但是有一天他发现了一个比他更勤奋的人,此人每天三点钟就起床了,钱伟长早上起床见到他时,他已经学习了三个多小时准备散步休息一下了。这位同学就是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于是钱伟长暗地里和他比起勤奋来,而且一比就停不下来,后来连钱伟长自己都说:“我们就一年一年拼了下去。”
如此勤奋自然让他们各自获得了回报,华罗庚从最开始的发卷子的文书被破格提升为助教,后来留学英国变成了大学教授;而钱伟长则从最初的差等生变成了班里数一数二的佼佼者。
老话说“勤能补拙”,此话一点都不假。作为父母轻易不要对孩子说“好笨”“好蠢”之类的话,几乎没有一个孩子天生就是天才,后天的培养比天赋重要得多。父母要做的是帮助孩子树立起学习的勇气和信心,告诉他们勤奋努力的意义和希望所在,这才是为人父母在面对孩子反应稍迟缓时正确的处理方式。
以上所述的这些,就是钱氏家族的后代们那些珍贵的年少时光。每个人都会有这么一段珍贵的、不可复制的时光,这期间所受到的影响、所形成的一切都直接影响到孩子们的人生,因此,从他们的经历当中我们看到了不少优秀的范例,也反观到我们的许多不足。身为父母,我们要珍视孩子的年少时光,为他们创造珍贵的少年时代,正如梁启超所说的“少年强则国强”,确实如此。
不同的成就 相同的内里
钱氏家族中长大的孩子们虽然环境不同、成长经历不同、成就领域不同,但受家训和家风的影响都有相同的内里,他们身上都有着一些相同的品质,其中有一个就是对于名和利看得十分淡泊。
钱锺书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姓了一辈子钱,难道还迷信钱吗?”钱学森也说过一句话:“我姓钱,但不爱钱。”
钱锺书一生中有很多次将世人看作“丰厚的收益”拒之门外。当时的《围城》被电视台拍成了电视剧,当时制片方循例要给原著作者一万多元的报酬,但钱锺书却拒绝了,即使是现在看来也是一件品德高尚的事情。现代的影视业进入了飞速发展、百花齐放的时代,但却免不了鱼龙混杂,今天这家为版权发生纠纷,明天那家为收入分配不均而引起争执……所有人都围绕着一个“利”字粉墨登场,相比起钱老的淡然,实在羞愧。
还有一次,有一个外国记者看了钱锺书的《围城》之后,对他十分钦佩,因此慕名来到中国想要见他一面。钱锺书得知这个情况之后,笑着说道:“假使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不错,又何必要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这样委婉的拒绝既不失幽默风趣,又不至于驳他人的面子,使之觉得尴尬。钱锺书从来对这些所谓出名之事有所醉心,对于他而言,专心读书做学问才是天底下最快乐的事情。同样地,我们现在仍旧有太多的人热衷于出名,一旦有点比别人稍微高超的技能便四处宣扬,各种“秀”虽然娱乐大众,但也不乏有些流于低俗,很多“网红”更是莫名其妙地被追捧,以至于有些缺乏思考的人以出卖色相之类恶俗博人眼球,实在是令人无奈。
名和利很多时候能给人带来某些充盈、愉悦的感觉,但前提是对它们十分渴望和向往才会有如此效应。对于那些大家而言,也许他们本身并没有想要让自己成为受人瞩目、令人敬仰的角色,他们的所有精力甚至一生可能都只专注于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无论是说文解字、教书育人,还是专心科研、开拓创新,大家的风范在于他们能淡泊这些“名”和“利”的困扰,始终坚持心中的梦想,并以此为前进的方向和动力。如此超脱,反而成就了他们与众不同的魅力和经久不衰的影响力,而那些一时爆红、一时火得无可收拾的人反而缺乏时间的锤炼,经不起三两句闲言碎语也就消失殆尽了。 ↑返回顶部↑
而这并不是要求让孩子放弃学习,而是建议大人们在考虑孩子的前途时,将素质培养也纳入其中,毕竟分数无法伴随终身,真正在一生陪伴其左右的是那在年少时便培养起来的素养。
钱钧夫重视钱学森的学科的学习,但他更懂得让孩子广泛地积累知识。每到假期,他就带着孩子去亲近大自然,而且他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便是在假期时多带着孩子拜师学艺。那一次,钱学森央求正做学问的钱钧夫带他去玩耍。钱钧夫见孩子如此高的兴致,于是他便带着他去拜访一位矿物学家,也就是当时的北大校长林砺儒。
收徒严苛的林校长给年少的钱学森出了一套测试题,本想孩子尚小答不上来,没想到孩子不久便答完试题,而林校长还没看完试卷就已经答应收他为徒。钱学森的成绩每一科都发展得很均衡,当他升学选择专业的时候,文科老师劝他学文做个思想家,理科老师劝他学理做个科学家。面对这样的选择,钱钧夫把选择权放在了儿子钱学森自己的手上。
钱学森最终选择了理科,他告诉父亲,之所以如此决定,是因为深感国家的发展建设对科学技术的急切需要。对于这样的决定,钱钧夫深感欣慰,毕竟多年来除了对孩子的求学意识和能力是他培养的重点以外,孩子崇高远大的志向和爱国意识同样是他多年苦心栽培的方向。如今,孩子能如此抉择,身为父亲的他自然是满身心地支持。
后来钱学森在学校里遇到了很多爱国之士,他与他们一道对国家的命运深感不安、对自己肩上的责任深感重大。在上海就读上海交通大学的钱学森刚入学不久便遇到了日寇侵占上海的“一·二八”事件,对此,全国人民同仇敌忾,身处风暴中心的钱学森也加入学生运动中去,十分活跃。父母听说儿子参加了学生运动的消息后,母亲章兰娟出于爱子之心自然十分担忧,但是父亲钱钧夫却没有劝阻孩子退出,反而写信支持他的做法,并且叮嘱他要注意安全,同时还帮着钱学森安抚家中为此而焦虑的母亲,告诉她孩子已经长大成人了,作为母亲关心他的安危可以理解,但更应该放手让他到社会风浪里去闯荡,毕竟社会的利弊要由他自己体会,如此才能让他更多地认识和了解这个社会,从而激励他去发奋读书。
钱钧夫的做法是正确的。的确,在此之后,钱学森更加刻苦发奋地钻研学科知识,也正是这样深刻、具体的体会才让他在大学毕业以后选择到美国学习最先进的航空航天技术,并在日后国家需要时义无反顾地回到祖国,即使困难重重依然毫不动摇。
年少时光,钱学森除了同父亲一起学会了如何学好知识以外,母亲的言传身教更让他在知识之外形成了一个始终善良、仁厚的处世之道。母亲善良的一举一动都印刻在少年钱学森的心里,直到他长大成人以后,这些印记依然成为他宝贵的财富。
当时的钱家比起周围的普通人家相对富裕些,因此母亲经常帮助周围的邻居。腊月的北京城里经常有乞儿沿街乞讨,他们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十分可怜,有些甚至因为身体不支而倒在了钱家大门外。每每此时,章兰娟就会放下手头的事务出去接济他们。
后来钱学森回忆起母亲时这样写道:“我的母亲是个感情丰富、纯朴而善良的女性,而且是个通过自己的模范行为引导孩子行善事的母亲。母亲每逢带我走在北京的大街上,总是向着乞讨的行人解囊相助,对家中的仆人也总是仁厚相待。”母亲的做法在年少的钱学森的心里种下了一颗善良的种子,它使得钱学森即使后来成绩斐然也不忘初心。
这是关于钱学森年幼时的一些故事,而同样与他并列“三钱”之一的钱三强走入物理的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孙中山先生的影响,更有老师们的引导,所以他最终所选择的专业与他的父亲钱玄同所擅长的领域有着天壤之别。
钱玄同是著名的文史学家,他对孩子的学习十分重视,但是态度却很开明。钱三强上中学的时候,孙中山领导的大革命开始在全国掀起,孙先生关于国家、民族以及未来的深刻思想令钱三强醍醐灌顶。而他当时的两位老师,物理老师吴郁周、数学老师陈君哲让他对工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钱三强报考大学时选择了工科方向。尽管钱玄同在听到儿子的选择时有些诧异,但他并没有劝说儿子更换选择,而是一如既往地支持他的决定。
而真正引领钱三强走进原子世界的,是清华大学的吴有训教授。在北大预科班的钱三强如何成为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的学生的?这还得从一张校园布告讲起。钱三强在北大预科班学习期间,第一次接触到了英国科学家罗素的《原子新论》,这开启了他对物理学的浓厚兴趣,因此他决定从原来的电机工程转向物理学,所以,在自身专业课程学习之余,学校里举办的关于物理的其他讲座和课程他都会去旁听。
某天,学校的布告栏里张贴了一份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吴有训教授到北大来教授近代物理学课程的公告。对校内物理学课程尚且无一遗漏的钱三强对于这样一位校外大师的讲座自然更是兴趣十足,因此他在上课的那天便早早地来到课室,期待着一场精彩绝伦、令他眼界大开的物理学表演,那天的主题是“振动与共振”。
果然,吴有训教授为他开启了一扇望向物理天空的窗户,他不仅没有大教授的派头,讲解课程也生动有趣,这让原本就对物理学十分感兴趣的钱三强更是敬佩不已。于是,钱三强做了一个影响他一生的决定,那就是放弃原来上海交通大学工科的选择,转而报考清华大学物理系,成为吴有训教授的学生。
少年时光是孩子们培养兴趣、确定兴趣的关键时期,钱三强在这个时间里有幸收获了来自物理的启蒙,这对他以后走上这一条路尤为关键,而父亲一如既往地对于孩子兴趣的支持更是促成了他坚定地选择了这门学科。对于钱三强的这个决定,钱玄同同样十分支持,并且送给了他四个字“从牛到爱”,即从牛顿到爱因斯坦的意思。
进入清华大学的钱三强仍旧对物理保持着高昂的兴致。清华大师们从不照本宣科,他们通过试验和案例的剖析,让学子们在兴趣中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真正的老师事实上却是学生们兴趣的引导者。有些老师埋怨学生不好好学习,但是他们自身可曾想过,他们的教授方式是否得当?是用生动有趣的悉心教导燃起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还是用简单粗暴的应付阻挡了孩子们在科学的道路上前进的脚步?孩子们本来就需要引导,幻想哪一个孩子天生就热爱书本是不切实际的,老师的天职便是开启孩子们的智慧之门,让他们快乐地徜徉其中。
另一位著名的钱氏大师是著名的力学专家钱伟长。比起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的年少时光是在极为清贫艰苦的环境中度过的,正是这样的经历才锻炼了钱伟长坚忍不拔的个性。自从祖父过世以后,钱伟长一家的生活便开始拮据了,后来父亲的逝世更让生活的重担全部落在了钱伟长母亲的身上,钱伟长是在周围家族亲友的资助下完成学业的。虽然他的学习成绩优异、能力出众,但是,在他毕业时却面临着两难的选择:是升学还是就业?这两样对于他都十分重要,对知识的渴求和对家庭负担的责任感让他一时间难以做出抉择。最终,吴蕴初(著名化工专家、化工实业家)设置的“清寒奖学金”帮助他解决了这道难题。
借助奖学金进入清华大学的钱伟长在文史方面的造诣十分了得,但是他著名的“弃文从理”的人生转折让他不得不面临底子弱、基础差的现状。凭借自己坚韧的个性,钱伟长给自己定下了目标,一定要克服这道难关,包括身体孱弱带来的种种弊端。因此,钱伟长在清华大学里每天都坚持锻炼,甚至报名参加学校的越野队来增强自己的体质,以便应对耗神极大的学习任务和压力。
后来,锻炼成了钱伟长保持一生的习惯,到了古稀之年,他仍旧坚持每天走上三千步。而克服学习上的难题,钱伟长用同样的精神鼓励自己不断地努力着、勤奋着,甚至到了和同学比勤奋的程度上。钱伟长知道自己底子不好,因此十分刻苦,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拼了命干的”。他每天早上六点起床、晚上十二点才睡,宿舍十点钟熄灯他就跑到厕所里去学习,因此他认为自己是清华里最勤奋的人,但是有一天他发现了一个比他更勤奋的人,此人每天三点钟就起床了,钱伟长早上起床见到他时,他已经学习了三个多小时准备散步休息一下了。这位同学就是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于是钱伟长暗地里和他比起勤奋来,而且一比就停不下来,后来连钱伟长自己都说:“我们就一年一年拼了下去。”
如此勤奋自然让他们各自获得了回报,华罗庚从最开始的发卷子的文书被破格提升为助教,后来留学英国变成了大学教授;而钱伟长则从最初的差等生变成了班里数一数二的佼佼者。
老话说“勤能补拙”,此话一点都不假。作为父母轻易不要对孩子说“好笨”“好蠢”之类的话,几乎没有一个孩子天生就是天才,后天的培养比天赋重要得多。父母要做的是帮助孩子树立起学习的勇气和信心,告诉他们勤奋努力的意义和希望所在,这才是为人父母在面对孩子反应稍迟缓时正确的处理方式。
以上所述的这些,就是钱氏家族的后代们那些珍贵的年少时光。每个人都会有这么一段珍贵的、不可复制的时光,这期间所受到的影响、所形成的一切都直接影响到孩子们的人生,因此,从他们的经历当中我们看到了不少优秀的范例,也反观到我们的许多不足。身为父母,我们要珍视孩子的年少时光,为他们创造珍贵的少年时代,正如梁启超所说的“少年强则国强”,确实如此。
不同的成就 相同的内里
钱氏家族中长大的孩子们虽然环境不同、成长经历不同、成就领域不同,但受家训和家风的影响都有相同的内里,他们身上都有着一些相同的品质,其中有一个就是对于名和利看得十分淡泊。
钱锺书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姓了一辈子钱,难道还迷信钱吗?”钱学森也说过一句话:“我姓钱,但不爱钱。”
钱锺书一生中有很多次将世人看作“丰厚的收益”拒之门外。当时的《围城》被电视台拍成了电视剧,当时制片方循例要给原著作者一万多元的报酬,但钱锺书却拒绝了,即使是现在看来也是一件品德高尚的事情。现代的影视业进入了飞速发展、百花齐放的时代,但却免不了鱼龙混杂,今天这家为版权发生纠纷,明天那家为收入分配不均而引起争执……所有人都围绕着一个“利”字粉墨登场,相比起钱老的淡然,实在羞愧。
还有一次,有一个外国记者看了钱锺书的《围城》之后,对他十分钦佩,因此慕名来到中国想要见他一面。钱锺书得知这个情况之后,笑着说道:“假使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不错,又何必要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这样委婉的拒绝既不失幽默风趣,又不至于驳他人的面子,使之觉得尴尬。钱锺书从来对这些所谓出名之事有所醉心,对于他而言,专心读书做学问才是天底下最快乐的事情。同样地,我们现在仍旧有太多的人热衷于出名,一旦有点比别人稍微高超的技能便四处宣扬,各种“秀”虽然娱乐大众,但也不乏有些流于低俗,很多“网红”更是莫名其妙地被追捧,以至于有些缺乏思考的人以出卖色相之类恶俗博人眼球,实在是令人无奈。
名和利很多时候能给人带来某些充盈、愉悦的感觉,但前提是对它们十分渴望和向往才会有如此效应。对于那些大家而言,也许他们本身并没有想要让自己成为受人瞩目、令人敬仰的角色,他们的所有精力甚至一生可能都只专注于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无论是说文解字、教书育人,还是专心科研、开拓创新,大家的风范在于他们能淡泊这些“名”和“利”的困扰,始终坚持心中的梦想,并以此为前进的方向和动力。如此超脱,反而成就了他们与众不同的魅力和经久不衰的影响力,而那些一时爆红、一时火得无可收拾的人反而缺乏时间的锤炼,经不起三两句闲言碎语也就消失殆尽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