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番外来生(2 / 3)
赵管事想到他家六爷这些年一个人在西南,身边也没个知冷知热的,便涌起一阵阵心疼。当年的事,他做为贴身小厮,是再清楚不过的……
若是那人成了六太太,也许六爷就不会成天板着个黑脸了。那时的六爷笑得多开心啊……而如今他都好久没听到六爷笑了。
赵石头想着便又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这些年来,六爷也经常悄悄打听那人的消息,知她过得好,又是喜又是悲的。让他看了更加心疼。他的六爷原不该过这样的日子的。
这回他一定要把六爷劝回青川。
而坐在书案后面的周宴卿听赵管事说完后,悄无声息地叹了一口气,仰靠在椅背上。
良久,赵管事才听到六爷说道:“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吧。把来人都好生安置了,去柜上找几个掌柜,把青川要的货都紧着备下去。”
“是。”
赵管事听到自家主子没有别的吩咐了,遗憾的瞟了一眼屋子几个角落里放着的冰盆,一脸苦相地又出去了。
周宴卿看着桌上摞得高高的帐篷,头皮一阵阵发紧。
若是以前,这些事哪里需要他来操心?
只怕那个女子早就把它分门别类都弄好了,还一目了然,帐目清晰,一点都不需他劳神。
即便已过去了十年,每每想起那人,他的心还是隐隐做痛。
那年从益州回去之后,他便把自己关进院子,颓废了好几个月……出来后,便依着母亲与颜氏成了亲。
等颜氏有了身孕之后,他便独自去了西南。把颜氏留在了母亲的身边……
那年冬天,颜氏给他生了一个儿子。他给取名周文擎。
孩子周岁的时候他回了青川。
那孩子长得很像他。被母亲和颜氏养得很好,聪明伶俐,活泼可爱,很是讨喜。
他在家里呆了半年,等孩子会叫父亲的时候,他又回了西南。
那时候,母亲说家里已有几个嫂子在她身边尽孝了,府里丫头婆子也多,让他把颜氏母子带去西南。那时颜氏也泪眼婆娑地望着他,盼着他能够心软。而他怀里的儿子抓着他垂落的散发爹爹爹爹地叫得欢,抱着他的脖子不撒手……
最后,他还是一个人走了。
西南是父亲留给他的产业,他不能把它荒废了。他这么跟自己说。
每年年节,他都会叫赵管事把西南的土产及各种礼物备上好几车,让人送回青川。儿子的礼物他也亲自挑了又挑,送了一箱又一箱。从来也没亏待了哪个。
每年过年前他总会回去。偶尔长的也不过隔上一年。在家里也会住上两三个月才回。而这一次他两年没回去了。
他一个人在西南,母亲和颜氏总是会频繁给他来信。
他收到后,都会给母亲回一封。在信里叮嘱母亲善待他们母子。
只不曾特意给颜氏寄一封半封。连口信也少。
后来慢慢地颜氏的信便来得少了。
母亲信中总会说到儿子。又长高了,话说得流利了,会背诗了,请了先生启蒙了,送进书院了……诸如此类。
母亲总是试图在信中打动他一二,以盼他能回去承欢膝下,与妻儿团聚。 ↑返回顶部↑
若是那人成了六太太,也许六爷就不会成天板着个黑脸了。那时的六爷笑得多开心啊……而如今他都好久没听到六爷笑了。
赵石头想着便又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这些年来,六爷也经常悄悄打听那人的消息,知她过得好,又是喜又是悲的。让他看了更加心疼。他的六爷原不该过这样的日子的。
这回他一定要把六爷劝回青川。
而坐在书案后面的周宴卿听赵管事说完后,悄无声息地叹了一口气,仰靠在椅背上。
良久,赵管事才听到六爷说道:“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吧。把来人都好生安置了,去柜上找几个掌柜,把青川要的货都紧着备下去。”
“是。”
赵管事听到自家主子没有别的吩咐了,遗憾的瞟了一眼屋子几个角落里放着的冰盆,一脸苦相地又出去了。
周宴卿看着桌上摞得高高的帐篷,头皮一阵阵发紧。
若是以前,这些事哪里需要他来操心?
只怕那个女子早就把它分门别类都弄好了,还一目了然,帐目清晰,一点都不需他劳神。
即便已过去了十年,每每想起那人,他的心还是隐隐做痛。
那年从益州回去之后,他便把自己关进院子,颓废了好几个月……出来后,便依着母亲与颜氏成了亲。
等颜氏有了身孕之后,他便独自去了西南。把颜氏留在了母亲的身边……
那年冬天,颜氏给他生了一个儿子。他给取名周文擎。
孩子周岁的时候他回了青川。
那孩子长得很像他。被母亲和颜氏养得很好,聪明伶俐,活泼可爱,很是讨喜。
他在家里呆了半年,等孩子会叫父亲的时候,他又回了西南。
那时候,母亲说家里已有几个嫂子在她身边尽孝了,府里丫头婆子也多,让他把颜氏母子带去西南。那时颜氏也泪眼婆娑地望着他,盼着他能够心软。而他怀里的儿子抓着他垂落的散发爹爹爹爹地叫得欢,抱着他的脖子不撒手……
最后,他还是一个人走了。
西南是父亲留给他的产业,他不能把它荒废了。他这么跟自己说。
每年年节,他都会叫赵管事把西南的土产及各种礼物备上好几车,让人送回青川。儿子的礼物他也亲自挑了又挑,送了一箱又一箱。从来也没亏待了哪个。
每年过年前他总会回去。偶尔长的也不过隔上一年。在家里也会住上两三个月才回。而这一次他两年没回去了。
他一个人在西南,母亲和颜氏总是会频繁给他来信。
他收到后,都会给母亲回一封。在信里叮嘱母亲善待他们母子。
只不曾特意给颜氏寄一封半封。连口信也少。
后来慢慢地颜氏的信便来得少了。
母亲信中总会说到儿子。又长高了,话说得流利了,会背诗了,请了先生启蒙了,送进书院了……诸如此类。
母亲总是试图在信中打动他一二,以盼他能回去承欢膝下,与妻儿团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