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四章:秋后算账(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一下子,百官们似乎心里开始打起鼓来了,不少人的脸色变了变。
  虽然大家已经猜测,魏忠贤就是来传达口谕的,可从魏忠贤口里证实,心里还是颇有几分紧张。
  于是百官纷纷躬身,一副洗耳恭听之态。
  魏忠贤便朗声道:“陛下言之:诸卿愿效杨涟,张卿却非熊廷弼!”
  此言一出……
  殿中骤然之间,却是安静了下来。
  那混杂在百官之中的杨侃,骤然之间脸色煞白,眼眸微微瞪大,身子险些站不住,随后便瘫跪在地,脑袋下意识地重重一磕。
  要知道,这口谕中的话,是有典故的,而且不需咀嚼,便可知其味。
  这里的所有人都知道,天启皇帝所说的这位杨涟,就是当初著名的谏臣杨涟。他因弹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最终引发了东林党和阉党之间最后的决战。
  而最终的结果,便是东林党彻底落败,杨涟也被阉党所诛。
  当然,天启皇帝现在所言的事,却不是杨涟与阉党之间的斗争,而是杨涟与熊廷弼之间的事。
  当初,熊廷弼受命前去镇守辽东,在那个时候,辽东的情况已经十分糜烂了,而建奴人四处攻城略地,辽东的明军接连大败。
  直到熊廷弼抵达辽东之后,整顿军务,整治防务,居然奇迹一般的,令建奴人的攻势顿减,总算是将早已恶化的辽东局势,扭转了过来。
  因而,熊廷弼立下了大功,只是……大明历来如此,凡立大功者,无一不要被人审视。
  故而当时的熊廷弼,并没有立即得到奖赏,反而被清流们狠狠的痛斥了一番,挑出了许多的毛病,更是列举他八条大罪,而且还认为他欺君罔上。
  杨涟这样的清流君子,自然也不能缺席,当时他已是清流之中极有威望的人了,也指责熊廷弼挫虏无能,说他靡费公帑,养寇自重。
  熊廷弼自是气得吐血,因为这些罪状是很要命的,任何一条,都足够让他抄家灭族,五马分尸了。
  于是熊廷弼立即拉开了架势,与杨涟为首的清流对骂,又表示自己病了,这官不做也罢,请求回乡养老。
  这一下子,便又立即被君子们抓住了痛脚,于是君子们又上书骂熊廷弼没病装病,这是欺君大罪。
  熊廷弼的性子比较刚,心想我要病退你们还骂我,于是又上书回骂。
  这一下子……却又落入了圈套之中。
  那杨涟则一下子指出了熊廷弼的要害,说熊廷弼身为辽东的主帅,每日不想着抵抗建奴人,却隔三差五上书与大臣对骂,可见他的心思根本就没放在辽东的军务上,这个人居然还揣着尚方宝剑,应该收回他的尚方宝剑。
  把话说到这份上,其实一开始熊廷弼上书请辞致士,还只是撒娇,意思是你们再骂我,我就不干了,其实也只是不希望再被骂,难得真不想干了吗?
  可要交出尚方宝剑,那么熊廷弼自然就没办法再有脸管理辽东的军务了,于是乎……当真奉还御剑,‘病退’而去。
  这一战,乃是杨涟的成名作之一,直接弄倒了一个右佥都御史和兵部右侍郎。
  当然,等到熊廷弼在后来他去职之后,辽东的情况又开始恶化,朝廷不得已之下,又启用了他,以至在最后,酿生了更大的悲剧。
  天启皇帝的这番话,便是将张静一比作了熊廷弼,而谁是杨涟呢?
  杨涟这个时候,在民间的声望其实是很好的,很多大臣和读书人,都认为杨涟乃是君子,是士大夫的典范。
  可是杨涟却是当今陛下和魏忠贤所杀的,在陛下的眼里,杨涟就是十恶不赦之人。
  因而……天启皇帝这简单的口谕,其实就是说,谁骂了张静一,谁就是杨涟。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