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兰竹体制(四)(1 / 2)
“陈大人如此设想,的确有眼光,不愧是兰竹商界之领袖,”朱由检皱着眉思索了一会,尽量让语气和缓点,“商业的确是富民的重要手段,但对于整个兰竹省而言,陈大人还要学会多管齐下。”
“王大人的意思是……”
“大明内地常有人言,经商乃微末伎俩,依在下来看,这经商,就像是头发,乃是富民的最高环节,也是最后的环节,”朱由检迟疑半响,然后才悠悠说道:“那么,经商的根本,到底在哪儿?”
“根本?”陈达还是不明白,经商不就是钱与物的交换吗?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朱由检终于要点出关键了,“陈大人,如果兰竹省全民经商,那究竟有什么货物可以出售?”
“出售的货物?”陈达觉得自己有些懂了,但还是不透,似乎隔着一层窗户纸,有隔靴搔痒之感。
朱由检笑问道:“陈大人所说的经商,乃是转口贸易,也叫过境贸易,就是自己不生产货物,所有的货物,乃是从别处购买,再去他处出售,是也不是?”
“王大人,难道贸易不就是这样吗?”陈达回以微笑,但又觉得隐隐不对,所以笑得有些不太自然。
“陈大人请看,”朱由检取出随身携带的南洋地图,在方桌上摊开,“南洋贸易路线,一共有两条,一条是东线,就是从麻六甲出发,沿着巴达维亚(雅加达)、古晋、福松至台湾大员,再到目的地大明的内地,一般是厦门。”
“王大人所言不错,我们经商,都是沿着这样一条海路。”
“可是陈大人再看看,在南洋,除了这一条海路,还有其它的路径吗?”朱由检用手指指地图,让陈达自己看看。
陈达想起朱由检刚才所说的东线,“难道西线也可以?”
“对,从麻六甲出发,如果沿着西线,可以从安南的东海岸,至广东琼州,再入内地的广州。”安南现在已经从大明取得了独立,朱由检可不想肥了这些白眼狼。
“可是,王大人,这条路好像没有人走过。”
“现在没有,不等于将来没有,”朱由检想起了后世的英法,走的就是这条贸易路线,“随着西洋海商的增多,将来一定会开辟出这条路径。”
“王大人,这……”陈达顿时冒出冷汗,如果这条海上商路被开辟出来,不仅兰竹省,就是他的家族的商贸生意,也会一落千丈,“我们能阻止这条商路的开辟吗?”
“商人逐利而行,直接阻扰,是阻扰不了的,而且沿岸的安南,并不是大明的土地,南海舰队也是无能为力。”
陈达仔细在图上看了看,“王大人,这条商道,似乎还要近些。”
“所以,从成本角度计算,一旦这条航道开辟出来,谁也阻挡不了,”朱由检见陈达一脸失望的样子,这才补了句:“除非你们自己!”
“我们?”陈达抬起探寻的目光,现在他只能求助朱由检了,“我们能做些什么?”
“如果你们能生产出一些货物,那商家就不用再去大明内地了,”朱由检继续说道:“在下说的不是南洋已经有的货物,而是大明内地出产货物。”
“啊……”陈达有些明白了,如果西洋的海商在兰竹省就能买到相同的货物,那他们何必舍近求远,还要去大明的内地呢?至少有一部分商人就会以兰竹为终点站,“可是,大明内地的货物,我们,我们能生产吗?”
“有些货物你们当然不能生产,但有些货物,比如服装、砂糖等,你们完全可以生产,你们甚至还可以生产出大明内地没有的货物,只要有足够的货物,还愁没有海商?”
“下官受教了!”陈达起身,向朱由检深深一揖,目光也在朱由检身上扫来扫去,似乎是在询问,这到底是他的主意,还是陛下的主意,“王大人是说,我们不仅要为海商提供贸易据点,还要生产出更多的产品?”
“就是这个意思,”朱由检笑道:“过境贸易,参与的百姓毕竟不会太多,但建造大量的生产工厂,就会招收大量的百姓工人,这样就会有更多的百姓手中有余钱,”朱由检紧追一步,“百姓手中的钱多了,你们商家的生意,也会更好做!”
“果然是这样!”陈达如释重负,“王大人如此看透商业也之精髓,却不来经商,实在是可惜了!”
“哈哈,陈大人才是商场的精英,”朱由检哈哈大笑,“只是陈大人原来只注重商业本身的利益,但现在不同了,陈大人既然是兰竹省省长,就要为兰竹的百姓考虑。”
“嘿嘿!”陈达讪讪地笑,他这才想到,一个人的身份不同,出发点就会不一样,“王大人一眼看透事物的本质,真乃经天纬地之才。”
“陈大人过奖了,在下哪里及得上陛下之万一?陛下才是经天纬地之才,”朱由检摇着头笑笑,将所有的功劳都推到“陛下”的身上,“陛下还让我问问陈大人,将来的兰竹省,从事商业、工业的百姓,究竟能占到所有百姓的几成?”
“几成?”陈达微闭着眼睛思索良久,竟然没有结果,他偷看着朱由检,发觉朱由检正不紧不慢地喝着香茗,显然是在等他的答案,只好硬着头皮说道:“恐怕不到三成!” ↑返回顶部↑
“王大人的意思是……”
“大明内地常有人言,经商乃微末伎俩,依在下来看,这经商,就像是头发,乃是富民的最高环节,也是最后的环节,”朱由检迟疑半响,然后才悠悠说道:“那么,经商的根本,到底在哪儿?”
“根本?”陈达还是不明白,经商不就是钱与物的交换吗?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朱由检终于要点出关键了,“陈大人,如果兰竹省全民经商,那究竟有什么货物可以出售?”
“出售的货物?”陈达觉得自己有些懂了,但还是不透,似乎隔着一层窗户纸,有隔靴搔痒之感。
朱由检笑问道:“陈大人所说的经商,乃是转口贸易,也叫过境贸易,就是自己不生产货物,所有的货物,乃是从别处购买,再去他处出售,是也不是?”
“王大人,难道贸易不就是这样吗?”陈达回以微笑,但又觉得隐隐不对,所以笑得有些不太自然。
“陈大人请看,”朱由检取出随身携带的南洋地图,在方桌上摊开,“南洋贸易路线,一共有两条,一条是东线,就是从麻六甲出发,沿着巴达维亚(雅加达)、古晋、福松至台湾大员,再到目的地大明的内地,一般是厦门。”
“王大人所言不错,我们经商,都是沿着这样一条海路。”
“可是陈大人再看看,在南洋,除了这一条海路,还有其它的路径吗?”朱由检用手指指地图,让陈达自己看看。
陈达想起朱由检刚才所说的东线,“难道西线也可以?”
“对,从麻六甲出发,如果沿着西线,可以从安南的东海岸,至广东琼州,再入内地的广州。”安南现在已经从大明取得了独立,朱由检可不想肥了这些白眼狼。
“可是,王大人,这条路好像没有人走过。”
“现在没有,不等于将来没有,”朱由检想起了后世的英法,走的就是这条贸易路线,“随着西洋海商的增多,将来一定会开辟出这条路径。”
“王大人,这……”陈达顿时冒出冷汗,如果这条海上商路被开辟出来,不仅兰竹省,就是他的家族的商贸生意,也会一落千丈,“我们能阻止这条商路的开辟吗?”
“商人逐利而行,直接阻扰,是阻扰不了的,而且沿岸的安南,并不是大明的土地,南海舰队也是无能为力。”
陈达仔细在图上看了看,“王大人,这条商道,似乎还要近些。”
“所以,从成本角度计算,一旦这条航道开辟出来,谁也阻挡不了,”朱由检见陈达一脸失望的样子,这才补了句:“除非你们自己!”
“我们?”陈达抬起探寻的目光,现在他只能求助朱由检了,“我们能做些什么?”
“如果你们能生产出一些货物,那商家就不用再去大明内地了,”朱由检继续说道:“在下说的不是南洋已经有的货物,而是大明内地出产货物。”
“啊……”陈达有些明白了,如果西洋的海商在兰竹省就能买到相同的货物,那他们何必舍近求远,还要去大明的内地呢?至少有一部分商人就会以兰竹为终点站,“可是,大明内地的货物,我们,我们能生产吗?”
“有些货物你们当然不能生产,但有些货物,比如服装、砂糖等,你们完全可以生产,你们甚至还可以生产出大明内地没有的货物,只要有足够的货物,还愁没有海商?”
“下官受教了!”陈达起身,向朱由检深深一揖,目光也在朱由检身上扫来扫去,似乎是在询问,这到底是他的主意,还是陛下的主意,“王大人是说,我们不仅要为海商提供贸易据点,还要生产出更多的产品?”
“就是这个意思,”朱由检笑道:“过境贸易,参与的百姓毕竟不会太多,但建造大量的生产工厂,就会招收大量的百姓工人,这样就会有更多的百姓手中有余钱,”朱由检紧追一步,“百姓手中的钱多了,你们商家的生意,也会更好做!”
“果然是这样!”陈达如释重负,“王大人如此看透商业也之精髓,却不来经商,实在是可惜了!”
“哈哈,陈大人才是商场的精英,”朱由检哈哈大笑,“只是陈大人原来只注重商业本身的利益,但现在不同了,陈大人既然是兰竹省省长,就要为兰竹的百姓考虑。”
“嘿嘿!”陈达讪讪地笑,他这才想到,一个人的身份不同,出发点就会不一样,“王大人一眼看透事物的本质,真乃经天纬地之才。”
“陈大人过奖了,在下哪里及得上陛下之万一?陛下才是经天纬地之才,”朱由检摇着头笑笑,将所有的功劳都推到“陛下”的身上,“陛下还让我问问陈大人,将来的兰竹省,从事商业、工业的百姓,究竟能占到所有百姓的几成?”
“几成?”陈达微闭着眼睛思索良久,竟然没有结果,他偷看着朱由检,发觉朱由检正不紧不慢地喝着香茗,显然是在等他的答案,只好硬着头皮说道:“恐怕不到三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