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抉择(2 / 3)
“以胡阳为卫尉。”
“以羌为太仆。”
“以韩非为廷尉。”
“以茅焦为典客。”
“以赵摎为宗正。”
“以蒙武为内史。”
“以李斯为少府。”
秦王不假思索的便说出了自己的任命,他本来想要任命赵括为相的,可是赵括并不愿意,他也没有强求,至于韩非,比起治理国家,他似乎对律法更加的在意,故而,秦王便直接将掌管律法的廷尉交给了他,让韩非来负责这件事。韩非和李斯,从秦王的嘴里听到自己的名字之后,都有些惊讶。
秦王却是看着他们,说道:“两位编订新制,这就是功劳,寡人这是按着法制来进行任免的,请两位不要违背律法,不要拒绝赏赐。”,他们便没有再说什么,涉及到律法,两人还都是比较认真的。赵括就这样看着秦王任命,只是在片刻之内,秦王就安排好了属于自己的三公九卿,随后便让蔡泽来为他们安排属吏。
赵括忍不住的摇着头,这行为看起来有些儿戏,毕竟是这样隆重的事情,只是开个会,随便的吩咐一下?这真的可以吗?不过,在另外一个角度上看来,这也是秦国的高效率,秦王有足够的人才储备,也有足够的魄力来推行制度,而群臣对新政的接受程度也是非常的高。
在这里,不会出现贵族们集合起来反对变法的事情...甚至,秦国都没有什么大贵族,首先秦国是个蛮夷之国,贵族发展速度要慢,随后被献公,孝公,以及商君收拾了一顿,国内的贵族势力就更加的薄弱,到如今的秦王登基之后,在范雎的帮助下,又打压了一次贵族,加上各地的官吏都是从学室出来的有功将士,这直接断了贵族的根。
当议事结束之后,秦王留下了赵括和安国君,其余人都离开了。秦王微笑着,看着一旁的安国君,对他说道:“柱...武成君来到赵国,你怎么没有亲自来拜见他呢?”,安国君咳嗽着,对父亲说道:“我因为身体的缘故没有能及时拜见武成君,请您宽恕我的罪行。”
赵括却连忙说道:“不必如此...我怎么敢劳烦老者来拜见我呢..”
秦王这才对安国君说道:“你可以邀请武成君赶往你的府邸里,认真的款待他,向他请教学问。”,安国君连忙点着头,答应了他,赵括看着还是有些别扭,虽说这是正常的父亲教育儿子,可是这一对父子却有些不太正常,这安国君的年龄大概比自己的父亲还大...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被父亲训斥...这场面实在是有些古怪。
当安国君与赵括走出王宫的时候,赵括是扶着安国君的。
安国君笑呵呵的说道:“我听闻,政在您的府邸上,我很想看看他...若是可以,请您带着他来我的府邸,我的儿子很多,可是没有一个是有才能的,我的孙子也不少,可是他们都不太跟我亲近...他们怕我,当然,更害怕我的父亲,父亲说:政并不畏惧他,言谈举止都非同一般...我是真的想要看看他。”
赵括将他扶上了马车,这才看到韩非正跟另外一个人等着自己。
赵括思索了片刻,这个人唤作胡阳,就是那位来自赵国的客卿,更是如今秦国的卫尉。胡阳看到赵括走来,急忙俯身行礼,他行礼的模样有些古怪,左手一直是垂下来的。赵括迅速扶起他,这才摇着头说道:“这天下哪有长辈给晚辈行礼的道理呢?”,胡阳笑着,说道:“这是大王的命令,不向您行礼的人是要被处死的。”
“这么说,您只是因为大王的命令才如此尊敬我的?”,赵括笑着打趣道。
胡阳笑了起来,又说道:“别这么说,若是让那些六谷长的听到了,肯定是要向大王弹劾我的!”,听到这一句六谷长的,赵括顿时来了精神,急忙问道:“您也是邯郸人?”
“我是邯郸郡列人乡的,您大概是不知道...”
“不,我知道,这里跟马服并不远,我去过很多次....”
两个老乡忽然就热情的聊起了家乡,越聊越是开心,赵括邀请他坐上了马车,这才朝着自己的院落赶去,坐在马车上,胡阳看到赵括有些惆怅的面孔,笑着问道:“您想念家乡了?”
“是啊...我离开家乡已经半年多了,我很想念我的家,我的朋友...”
“我离开家乡已经三十年了...不曾回去过一次。”
“嗯?”,赵括有些惊讶的看着他。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我所认识的人都已经死了。”
“三十年前,列人发生了水灾,而当地的官吏却故意隐瞒灾情,甚至为了让我们没有办法诉说,他勾结了守城门的官吏,不许列人百姓进入邯郸城,就在邯郸之外不到几十里的地方,竟然因为灾害饿死了几百个人...没有任何的救济,也没有人理会我们,我读过书,就去找他们理论...”
“被他们打断了一只手...”,老人示意了一下自己的左手,这才笑着说道:“后来,我就来到了秦国...这里虽然没有熟悉的言语,可是这里的人,起码不会因为一次灾害就被弄得家破人亡...”,赵括看着他,却没有说话。等到马车停了下来,他带着胡阳走进了院落里。 ↑返回顶部↑
“以羌为太仆。”
“以韩非为廷尉。”
“以茅焦为典客。”
“以赵摎为宗正。”
“以蒙武为内史。”
“以李斯为少府。”
秦王不假思索的便说出了自己的任命,他本来想要任命赵括为相的,可是赵括并不愿意,他也没有强求,至于韩非,比起治理国家,他似乎对律法更加的在意,故而,秦王便直接将掌管律法的廷尉交给了他,让韩非来负责这件事。韩非和李斯,从秦王的嘴里听到自己的名字之后,都有些惊讶。
秦王却是看着他们,说道:“两位编订新制,这就是功劳,寡人这是按着法制来进行任免的,请两位不要违背律法,不要拒绝赏赐。”,他们便没有再说什么,涉及到律法,两人还都是比较认真的。赵括就这样看着秦王任命,只是在片刻之内,秦王就安排好了属于自己的三公九卿,随后便让蔡泽来为他们安排属吏。
赵括忍不住的摇着头,这行为看起来有些儿戏,毕竟是这样隆重的事情,只是开个会,随便的吩咐一下?这真的可以吗?不过,在另外一个角度上看来,这也是秦国的高效率,秦王有足够的人才储备,也有足够的魄力来推行制度,而群臣对新政的接受程度也是非常的高。
在这里,不会出现贵族们集合起来反对变法的事情...甚至,秦国都没有什么大贵族,首先秦国是个蛮夷之国,贵族发展速度要慢,随后被献公,孝公,以及商君收拾了一顿,国内的贵族势力就更加的薄弱,到如今的秦王登基之后,在范雎的帮助下,又打压了一次贵族,加上各地的官吏都是从学室出来的有功将士,这直接断了贵族的根。
当议事结束之后,秦王留下了赵括和安国君,其余人都离开了。秦王微笑着,看着一旁的安国君,对他说道:“柱...武成君来到赵国,你怎么没有亲自来拜见他呢?”,安国君咳嗽着,对父亲说道:“我因为身体的缘故没有能及时拜见武成君,请您宽恕我的罪行。”
赵括却连忙说道:“不必如此...我怎么敢劳烦老者来拜见我呢..”
秦王这才对安国君说道:“你可以邀请武成君赶往你的府邸里,认真的款待他,向他请教学问。”,安国君连忙点着头,答应了他,赵括看着还是有些别扭,虽说这是正常的父亲教育儿子,可是这一对父子却有些不太正常,这安国君的年龄大概比自己的父亲还大...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被父亲训斥...这场面实在是有些古怪。
当安国君与赵括走出王宫的时候,赵括是扶着安国君的。
安国君笑呵呵的说道:“我听闻,政在您的府邸上,我很想看看他...若是可以,请您带着他来我的府邸,我的儿子很多,可是没有一个是有才能的,我的孙子也不少,可是他们都不太跟我亲近...他们怕我,当然,更害怕我的父亲,父亲说:政并不畏惧他,言谈举止都非同一般...我是真的想要看看他。”
赵括将他扶上了马车,这才看到韩非正跟另外一个人等着自己。
赵括思索了片刻,这个人唤作胡阳,就是那位来自赵国的客卿,更是如今秦国的卫尉。胡阳看到赵括走来,急忙俯身行礼,他行礼的模样有些古怪,左手一直是垂下来的。赵括迅速扶起他,这才摇着头说道:“这天下哪有长辈给晚辈行礼的道理呢?”,胡阳笑着,说道:“这是大王的命令,不向您行礼的人是要被处死的。”
“这么说,您只是因为大王的命令才如此尊敬我的?”,赵括笑着打趣道。
胡阳笑了起来,又说道:“别这么说,若是让那些六谷长的听到了,肯定是要向大王弹劾我的!”,听到这一句六谷长的,赵括顿时来了精神,急忙问道:“您也是邯郸人?”
“我是邯郸郡列人乡的,您大概是不知道...”
“不,我知道,这里跟马服并不远,我去过很多次....”
两个老乡忽然就热情的聊起了家乡,越聊越是开心,赵括邀请他坐上了马车,这才朝着自己的院落赶去,坐在马车上,胡阳看到赵括有些惆怅的面孔,笑着问道:“您想念家乡了?”
“是啊...我离开家乡已经半年多了,我很想念我的家,我的朋友...”
“我离开家乡已经三十年了...不曾回去过一次。”
“嗯?”,赵括有些惊讶的看着他。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我所认识的人都已经死了。”
“三十年前,列人发生了水灾,而当地的官吏却故意隐瞒灾情,甚至为了让我们没有办法诉说,他勾结了守城门的官吏,不许列人百姓进入邯郸城,就在邯郸之外不到几十里的地方,竟然因为灾害饿死了几百个人...没有任何的救济,也没有人理会我们,我读过书,就去找他们理论...”
“被他们打断了一只手...”,老人示意了一下自己的左手,这才笑着说道:“后来,我就来到了秦国...这里虽然没有熟悉的言语,可是这里的人,起码不会因为一次灾害就被弄得家破人亡...”,赵括看着他,却没有说话。等到马车停了下来,他带着胡阳走进了院落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