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先声夺人(2 / 5)
战国时期的秦国,也实行征兵制,以郡县为单位征集兵员,男子服兵役的年龄,大约是15到60岁。当然,这属于战时紧急征兵的标准,在平时,秦国17岁的男子须向官府登记报告,登记后,从23岁起,要服兵役两年,一年在本郡,一年去京师或边地。在士兵的军事训练上,秦国也相当严格。当时,即使是魏国经过精心选拔和专业训练组织起来的军队武卒,也抵挡不住秦国军队的攻击:“不可以遇秦之锐士”,可见秦国军队训练的严格。
罗马军队纪律严明,一旦有不服从命令者,一律处死。此外,罗马人崇尚军人荣誉,对那些逃跑和失去武器的战士,一律处以重刑甚至是死刑。
当然,在严格军队纪律的同时,罗马还规定了一系列的奖励制度。特别的,古罗马军队的奖励制度,主要体现在荣誉方面,而不是物质方面。
比如那些把罗马人的“劲敌”打败,并在一次战役中至少杀死5000个敌人的将领,在他返回罗马城的时候,就可以举行一次“凯旋式”。
而得到奖励的将士,也会受到罗马人民的尊重。之所以只通过荣誉而不是物质方面的奖励就能激发罗马军人的斗志,主要原因应该是公元前3世纪左右的罗马,其军队仍主要由罗马公民组成,而他们对国家有一种高度的忠诚,所以,哪怕只有荣誉方面的奖励,古罗马士兵也会深受鼓舞,奋勇杀敌。
与古罗马不同,为了抗衡强邻动辄数十万人规模的军队,秦国不仅征发平民参战,在战事紧急时,奴隶、罪犯也会被送上战场。为了使成分复杂的军队拥有强大的战斗力和高度的作战积极性,商鞅变法时,秦国对赏罚做了严格的规定,有功必赏,有罪必罚。
与古罗马不同,秦国对军功的奖励主要体现在物质上,如秦国制定了20级军功爵,论战士战功的大小实行封赏,不论其出生贵贱。秦国的各级将领、官吏也按功行赏。在惩罚方面,秦国制定了严酷的法律来惩治触犯军法者,比如“连坐法”的推行,使秦军同一作战单位的将士互相监督,强化了秦军的纪律。
为了提高自己和家庭的社会地位、改善家人及自己的生活,也为了免受严刑峻法的惩罚,秦军上至将领,下至士卒,战时莫不奋勇争先,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与战斗意志。在严明的赏罚制度下,秦军的纪律也相当严明,不亚于古罗马军队。
在马里乌斯军事改革之后至公元前2世纪末,罗马对外作战的主要作战单位,是由骑兵、轻装兵、长矛兵、主力兵和后备兵四部分组成的军团。
在古罗马军团中,长矛兵、主力兵和后备兵各分为十个中队。在列阵时,轻装兵、骑兵一起位于军团两翼,长矛兵排在军团的第一线,主力兵在第二线,年龄较大的后备兵作为预备队,位于第三线。长矛兵最初使用长矛,后改为双刃短剑和几支轻型投枪;主力兵装备一种名为hasta的,用于白刃战的枪。
战前,军团列队常以中队为单位,各中队之间留下一个中队宽度的间隙,中队的纵深在5、6列到10列之间。在第一列各中队的间隙后边,是第二列的各中队,后备兵部署在最后。战时,这种军阵灵活机动,它可以按照战场需求,变换不同队形,实用性和机动性强。
秦国也有军阵,秦国军阵前方是手持弓弩、背负箭囊的步兵,步兵之后是由四匹马拉的战车和手持各种长兵器的士兵组成的近战部队,秦军阵的两翼为弩兵和骑兵,后卫部队也是弩兵。这样的军阵,远、近的攻防能力都很强,敌人尚在远处时,弓弩兵便可放箭,大量杀伤敌军士兵,特别是弩,其发射的箭射程较远、穿透力极强;当敌人冲近时,手持各种长兵器的秦军士兵可以随着战车一起冲入敌阵,打乱敌军阵脚,破坏敌军阵型。这样的军阵,颇具东方的军事智慧。
在武器装备上,秦国军队一直都以青铜兵器为主,而古罗马军队则很早便使用铁制兵器,貌似秦军的武器装备要差于古罗马军团,但其实不然。在青铜时代,能否铸造出好武器取决于冶炼青铜时的铜锡比例,如果锡加的过少,武器就会太软;锡加的过多,武器虽然会硬,但容易折断。秦人掌握了冶炼青铜兵器的较好的铜锡比例,这使其兵器在具备较强硬度的同时又有很好的韧性,性能不在当时罗马军团的铁制兵器之下。
此外,秦军还拥有古罗马军团所没有的远射武器一一弩。
秦朝的弩,制作精良,大型的弩,必须使用脚蹬,借助全身力量才能上弦,可见其击发时动能之大。秦朝的大型弩射程可达800米,小型弩射程也有150米。不仅如此,秦军的弩,还装上了世界上最早的远程武器瞄准具一一“望山”,“望山”的装备,使秦弩拥有了远程精准打击的能力。
此外,秦军的武器装备还高度标准化,秦军的很多武器装备的同一种零件都可以互换,可见其兵器制造的标准化程度之高。也许这种“标准化”从现在的眼光看来,是十分粗糙和初级的,但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能实现这样的“标准化”却是一件很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
通过这些比较,可以发现:秦国军队和古罗马军队在兵源的组成结构上大不相同,古罗马军队兵源单一,就是古罗马公民,而秦军的兵源除了国民以外,还有奴隶和罪犯。
古罗马公民对国家的忠诚是不言而喻的,由此组成的古罗马军队也是一支高度忠诚于国家的军队,这也是其战斗力强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秦军由于军队组成成分复杂,其对秦国的忠诚度不及古罗马军队,但由于利益的驱使和严刑的威慑,秦军在战场上同样很强悍。
再比较双方的武器装备,古罗马军队使用铁制武器,这比使用青铜兵器的秦军要先进,但秦国的青铜兵器制作精良,且高度标准化,实际作战效能应与当时的铁制兵器旗鼓相当,这也是秦军能够征服使用铁兵器的山东六国的原因之一。
此外,秦军还拥有精准的远射武器一一弩,这无疑使其有了远程精确打击的能力,而这,正是古罗马军队所缺乏的。
在军事训练上,古罗马兵团与秦国军队的训练都相当严格,但秦国战时从国中紧急征募的士兵,其军事训练就比不上古罗马兵团的士兵了。
在军阵方面,古罗马兵团的阵型既整齐划一,又灵活多变,十分适应地中海地区的战场需求;秦国军阵机动性强,战车与步兵的配合十分完美,往往能冲破敌人的阵型,而大量的弓兵和弩兵射出的密集的箭雨又能让敌人在远处便伤亡惨重。
相比之下,古罗马兵团虽有精悍的西班牙短剑和威力巨大的重投枪,但短剑攻击距离短,难以抵御狂奔而来的战车,而投枪的射程仅有数十米,远不及弓和弩。
由此看来,似乎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秦军与古罗马军团各有所长,但从总体上看,秦军要胜古罗马一筹。从某种角度上看,这个结论是成立的,至少拥众百万的秦军在人数上就远远地超过了古罗马兵团。
但事情远不是那么简单,除了机械地比较两军的实力以外,还要遵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如果从这个角度上看,那么,秦军与古罗马兵团都曾经是适应当时当地具体情况的成功者,这两支军队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成功的军队。
不过曾经的辉煌早已经成了过眼云烟,眼下拜占庭帝国无论作出什么选择,他们所要面临的巨大危机,都是不可避免的。
如今利奥三世所能期盼的,就是阿拉伯人能够挡住大唐帝国的进攻,最好能让这场战争无休止的进行下去,就像拜占庭人和阿拉伯人一样,打个几十年才好。
利奥三世在期盼着阿拉伯人能够挡住强大的大唐军队,但是就在此时,阿拉伯人在扎格罗斯山的阻击部队,却遭受着巨大的威胁。
山下的唐军突然鼓噪着发起进攻,与此同时,阿拉伯人的头顶还在不断的降下霹雳,让整个阿拉伯军营乱作了一团。
在怒吼着的喊杀声中,苏麟和杜学征两个率领着最为强悍的一千名唐军士兵,挥舞的成片战刀在火光的映照下,反射着令人胆战的红色,往阿拉伯人的营地冲了过去。 ↑返回顶部↑
罗马军队纪律严明,一旦有不服从命令者,一律处死。此外,罗马人崇尚军人荣誉,对那些逃跑和失去武器的战士,一律处以重刑甚至是死刑。
当然,在严格军队纪律的同时,罗马还规定了一系列的奖励制度。特别的,古罗马军队的奖励制度,主要体现在荣誉方面,而不是物质方面。
比如那些把罗马人的“劲敌”打败,并在一次战役中至少杀死5000个敌人的将领,在他返回罗马城的时候,就可以举行一次“凯旋式”。
而得到奖励的将士,也会受到罗马人民的尊重。之所以只通过荣誉而不是物质方面的奖励就能激发罗马军人的斗志,主要原因应该是公元前3世纪左右的罗马,其军队仍主要由罗马公民组成,而他们对国家有一种高度的忠诚,所以,哪怕只有荣誉方面的奖励,古罗马士兵也会深受鼓舞,奋勇杀敌。
与古罗马不同,为了抗衡强邻动辄数十万人规模的军队,秦国不仅征发平民参战,在战事紧急时,奴隶、罪犯也会被送上战场。为了使成分复杂的军队拥有强大的战斗力和高度的作战积极性,商鞅变法时,秦国对赏罚做了严格的规定,有功必赏,有罪必罚。
与古罗马不同,秦国对军功的奖励主要体现在物质上,如秦国制定了20级军功爵,论战士战功的大小实行封赏,不论其出生贵贱。秦国的各级将领、官吏也按功行赏。在惩罚方面,秦国制定了严酷的法律来惩治触犯军法者,比如“连坐法”的推行,使秦军同一作战单位的将士互相监督,强化了秦军的纪律。
为了提高自己和家庭的社会地位、改善家人及自己的生活,也为了免受严刑峻法的惩罚,秦军上至将领,下至士卒,战时莫不奋勇争先,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与战斗意志。在严明的赏罚制度下,秦军的纪律也相当严明,不亚于古罗马军队。
在马里乌斯军事改革之后至公元前2世纪末,罗马对外作战的主要作战单位,是由骑兵、轻装兵、长矛兵、主力兵和后备兵四部分组成的军团。
在古罗马军团中,长矛兵、主力兵和后备兵各分为十个中队。在列阵时,轻装兵、骑兵一起位于军团两翼,长矛兵排在军团的第一线,主力兵在第二线,年龄较大的后备兵作为预备队,位于第三线。长矛兵最初使用长矛,后改为双刃短剑和几支轻型投枪;主力兵装备一种名为hasta的,用于白刃战的枪。
战前,军团列队常以中队为单位,各中队之间留下一个中队宽度的间隙,中队的纵深在5、6列到10列之间。在第一列各中队的间隙后边,是第二列的各中队,后备兵部署在最后。战时,这种军阵灵活机动,它可以按照战场需求,变换不同队形,实用性和机动性强。
秦国也有军阵,秦国军阵前方是手持弓弩、背负箭囊的步兵,步兵之后是由四匹马拉的战车和手持各种长兵器的士兵组成的近战部队,秦军阵的两翼为弩兵和骑兵,后卫部队也是弩兵。这样的军阵,远、近的攻防能力都很强,敌人尚在远处时,弓弩兵便可放箭,大量杀伤敌军士兵,特别是弩,其发射的箭射程较远、穿透力极强;当敌人冲近时,手持各种长兵器的秦军士兵可以随着战车一起冲入敌阵,打乱敌军阵脚,破坏敌军阵型。这样的军阵,颇具东方的军事智慧。
在武器装备上,秦国军队一直都以青铜兵器为主,而古罗马军队则很早便使用铁制兵器,貌似秦军的武器装备要差于古罗马军团,但其实不然。在青铜时代,能否铸造出好武器取决于冶炼青铜时的铜锡比例,如果锡加的过少,武器就会太软;锡加的过多,武器虽然会硬,但容易折断。秦人掌握了冶炼青铜兵器的较好的铜锡比例,这使其兵器在具备较强硬度的同时又有很好的韧性,性能不在当时罗马军团的铁制兵器之下。
此外,秦军还拥有古罗马军团所没有的远射武器一一弩。
秦朝的弩,制作精良,大型的弩,必须使用脚蹬,借助全身力量才能上弦,可见其击发时动能之大。秦朝的大型弩射程可达800米,小型弩射程也有150米。不仅如此,秦军的弩,还装上了世界上最早的远程武器瞄准具一一“望山”,“望山”的装备,使秦弩拥有了远程精准打击的能力。
此外,秦军的武器装备还高度标准化,秦军的很多武器装备的同一种零件都可以互换,可见其兵器制造的标准化程度之高。也许这种“标准化”从现在的眼光看来,是十分粗糙和初级的,但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能实现这样的“标准化”却是一件很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
通过这些比较,可以发现:秦国军队和古罗马军队在兵源的组成结构上大不相同,古罗马军队兵源单一,就是古罗马公民,而秦军的兵源除了国民以外,还有奴隶和罪犯。
古罗马公民对国家的忠诚是不言而喻的,由此组成的古罗马军队也是一支高度忠诚于国家的军队,这也是其战斗力强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秦军由于军队组成成分复杂,其对秦国的忠诚度不及古罗马军队,但由于利益的驱使和严刑的威慑,秦军在战场上同样很强悍。
再比较双方的武器装备,古罗马军队使用铁制武器,这比使用青铜兵器的秦军要先进,但秦国的青铜兵器制作精良,且高度标准化,实际作战效能应与当时的铁制兵器旗鼓相当,这也是秦军能够征服使用铁兵器的山东六国的原因之一。
此外,秦军还拥有精准的远射武器一一弩,这无疑使其有了远程精确打击的能力,而这,正是古罗马军队所缺乏的。
在军事训练上,古罗马兵团与秦国军队的训练都相当严格,但秦国战时从国中紧急征募的士兵,其军事训练就比不上古罗马兵团的士兵了。
在军阵方面,古罗马兵团的阵型既整齐划一,又灵活多变,十分适应地中海地区的战场需求;秦国军阵机动性强,战车与步兵的配合十分完美,往往能冲破敌人的阵型,而大量的弓兵和弩兵射出的密集的箭雨又能让敌人在远处便伤亡惨重。
相比之下,古罗马兵团虽有精悍的西班牙短剑和威力巨大的重投枪,但短剑攻击距离短,难以抵御狂奔而来的战车,而投枪的射程仅有数十米,远不及弓和弩。
由此看来,似乎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秦军与古罗马军团各有所长,但从总体上看,秦军要胜古罗马一筹。从某种角度上看,这个结论是成立的,至少拥众百万的秦军在人数上就远远地超过了古罗马兵团。
但事情远不是那么简单,除了机械地比较两军的实力以外,还要遵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如果从这个角度上看,那么,秦军与古罗马兵团都曾经是适应当时当地具体情况的成功者,这两支军队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成功的军队。
不过曾经的辉煌早已经成了过眼云烟,眼下拜占庭帝国无论作出什么选择,他们所要面临的巨大危机,都是不可避免的。
如今利奥三世所能期盼的,就是阿拉伯人能够挡住大唐帝国的进攻,最好能让这场战争无休止的进行下去,就像拜占庭人和阿拉伯人一样,打个几十年才好。
利奥三世在期盼着阿拉伯人能够挡住强大的大唐军队,但是就在此时,阿拉伯人在扎格罗斯山的阻击部队,却遭受着巨大的威胁。
山下的唐军突然鼓噪着发起进攻,与此同时,阿拉伯人的头顶还在不断的降下霹雳,让整个阿拉伯军营乱作了一团。
在怒吼着的喊杀声中,苏麟和杜学征两个率领着最为强悍的一千名唐军士兵,挥舞的成片战刀在火光的映照下,反射着令人胆战的红色,往阿拉伯人的营地冲了过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