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熟悉的剧情,真是越看越熟悉(补6.9)(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她终于看清了自己以前有多懵懂无知。
  旁边的争吵早已消失,水理腿蹲到发麻,心神全无地慢慢站起来。
  天都快黑了。
  她走回知青院,路上人迹鲜少。
  一场婚礼,就如一场炸开的烟花,随着最绚烂的那一刻绽放,后来的热闹便戛然而止了。
  大家都回归了自己平淡的生活。
  一九七二年的中秋早已过去许久,寒露夜,月亮却那么圆,田地里白霜渐起。
  水理收回望着窗外的视线,抱紧自己的被子。
  在外表率先完全长开前,她的内心终于长大。
  平静带着点麻木地接受这一切,似乎什么也打不倒她。
  ……
  柳湾湾明显察觉水理变了。
  还是有那股活泼劲儿,可内里沉稳娴静不少。
  她没有追问,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成长经历,无须向别人交待什么。
  两人日复一日过着平淡的生活,水理也没有再刻意打听何家和顾家的事,窝在知青院里。
  新年将至,冬天冷,没有什么活。
  大队养的猪该上交的上交,该杀来分了的分了。
  水理只得到一小块,和大家一起熏了腊肉,然后带着这块腊肉,回了江南。
  水理成长情况复杂,也是姚父自我了结前用尽心力筹划的结果。
  姚家在南市下面一个叫利水镇的地方,那里以前农作居多,后来开始发展轻工业,建了许多食品厂、纺织厂,是个富饶之地。
  在那里,姚家有一套带院子的房。
  姚父去世前将它“租”给了自己的住在筒子楼里的好友,“租金”并不交给水理,而是水理寄居的姚家姑姑手里。
  这样微妙的平衡,构建了水理安稳成长的背景。
  然而随着她的长大,姑姑姑父可以拿捏她的婚嫁之事让她不安,借着表哥毕业找不到工作的机会,水理选择代替他下了乡,还了这么多年借居的情分。
  然后各自回归亲戚的位置。
  因此水理这次归家,并未打算住回姑姑家。
  母亲好友桃姨一家在她生命里是锦上添花,多年的照顾和教导早已让水理将之视为母亲。
  她早先去信一封,一下火车,便看见桃姨的儿子举着一张大纸,写着她的名字。
  “哥!”
  水理挥挥手,许家其从人流中挤过来,接过她手里的行李。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