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起义军再发力开疆拓土 朱元(5 / 8)
当时,朱氏红军马匹很少,只够将校骑用,没有马军。但是,汤和、邓愈已经按照作战计划在天亮前布置好对付蒙古骑兵的方阵。
红军的方阵由40个长条阵组成,大约210米宽。各长条阵的间隔约为8尺(2.5米),形成39条纵向通道。
每个长条阵中第一排是4名手刀兵,用来遮挡身后的两面挡马战墙。每块战墙高4.4尺(约1.4米),长4.4尺,即可掩护两人,又方便两人搬动。本是用作营寨的围墙。
这种围墙是组合式,便于拆装运输。墙面由一个方木框和较密的竹篱笆构成。支撑由一副方木三角支架组成。墙面木框的下梁(即地梁)有三个等距小圆孔,可用粗铁钉或竹签固定于地面。其立柱上下有两个小圆孔,用铁销与支架立柱连接。三角支架的立柱有对应的两个小圆孔,其地梁有一个小圆孔,也作固定用。竹篱笆是以铁丝绑于方框上。
每个长阵第一排战墙后面隐蔽5排长弓手,每排3人。左右两侧各固定4面战墙,连成一排,类似n形,以护卫弓箭手。两边的弓箭手离战墙约0.5米。
中间两个长阵的长弓手后面各有一名佩刀军官,一个是郭英、一个是千夫长。
长弓手后面是49排手刀兵,每排4人,加上第一排共50排。全方阵共有8000手刀兵。手刀阵前10排是朱氏红军的老战士,因为打头阵,个个配有手牌。
手牌是古代步兵盾牌的一种,属于轻便盾牌。其两头宽中间窄,常规手牌中间最窄处宽一尺(约31.7厘米),两头宽为1尺3寸(约41厘米),以白杨木或松木制成,轻便而坚实。其正面常绘有虎形彩纹,后面有把手,携带及作战都很方便。
每4排手刀兵的两侧是青布墙,长约4米,由两根原木立柱和一整块青麻布组成。立柱固定于地面,高4.4尺(约1.4米)。前后青布墙间隔约2尺(0.63米),作为出击口。相邻长条阵的青布墙面对面,间隔约8尺(2.5米),可以让两匹战马并排跑过。
青布墙本是朱氏红军长途行军中在野外露宿的围墙。
手刀兵长阵的后面是长矛兵长条阵,间隔约3尺。由朱氏红军老部队百夫长40人和400名魁梧的士兵组成的40个执法队,均握手刀站立手刀长阵后面。其左大臂配戴一个白色布套,墨写“执法”二字。
朱元璋安排执法队主要是防范“陈家军”出现倒戈者或逃兵。手刀阵中间20排是降附的陈家军,后面20排则是朱氏红军的老战士。
开战前,各执法队按照命令在各自的纵向通道来回巡行了一遍。这是发出无声的警示信息。
长矛兵有20排,每排4人。每4排两侧各有一面青布墙,与相邻青布墙面对面,间隔约8尺,向后延伸前面的通道。这些青布墙也高4.4尺(约1.4米),长约5.6米,便于8个长矛兵并排防御。前后青布墙间隔约2尺(0.63米),作为出击口。
长条阵最后两排是身穿铠甲的短弓手,每排4人,全部下蹲。其后背是两面竹木结构组合式战墙,长还是4.4尺(约1.4米)。高只有3.8尺(约1.2米),便于短弓手放箭。这种矮战墙是短弓部队的专配。
朱氏红军的这种战墙和组合式围墙(高战墙)是朱元璋在六和城保卫战时受战垒启发指示制作的,由冯国用设计。
在每个长条阵的短弓手和长矛兵之间,有一名长矛兵的百夫长。几位镇抚和千夫长也在其中。
红军方阵每个通道口前面站立1名手刀兵、1名传令兵、2名百夫长,主要是遮挡通道,迷惑敌军。中部8个通道口没有手刀兵,而是1名长杆旗手。8面红旗正中两面都缝着一个金色的“朱”字。
方阵左右第十五个通道口前面约两丈远分别是骑马的总管——汤和、邓愈,手握一面中型三角红旗。旗帜两面都缝有一个金黄色的“令”字。这是约定发射长箭的令旗。
正中通道右侧长矛兵长阵的前部设置一辆6尺(约1.9米)高的指挥车,朱元璋身穿铠甲战袍端坐正中,冯国用身穿铠甲战袍佩剑立于左侧。此车前后各有5排身穿铠甲的持盾握刀亲兵。每排3人,两边的亲兵面向青布墙。冯国胜身穿铠甲战袍佩剑骑马位于后排亲兵的后面。
指挥车左右长矛兵阵的前部各置一辆鼓车。
福寿一声令下,他的随从武官举起一面战刀,喊道:“吹号!”
10名号手同时吹响牛角号,沉闷的声音传遍战场,元军骑兵发起了冲锋。
距离约25丈(79米)时,汤和首先举起红色令旗,邓愈紧跟着也举起令旗,同时奔向两边。第一排遮挡战墙的手刀兵马上撤回战墙后面。
各通道口的传令兵则举起小型三角红旗,按照约定叫喊“放箭”。旗帜两面也缝有金色的”令“字。
接着,传令兵跟随百夫长和旗手撤到长弓手后面。
五排长弓手迅速举弓发射乱箭,600支长箭在空中划出各自的弧形轨道,刺进元军的骑兵队伍。顷刻之间,约有100多骑兵被密集的重箭击中。
一些战马被刺伤,发出痛苦的嘶鸣。
长箭发射两次后,骑兵前锋已经接近红军阵地。
元军统帅福寿不知道朱元璋已经组建长弓队,认为红军的短箭只能伤害前面迫近的一两排骑兵,后面的大队铁骑很快就像潮水一样冲过五十米,冲乱红军的方阵。万万没有料到,“元璋小儿”使他吃了大亏! ↑返回顶部↑
红军的方阵由40个长条阵组成,大约210米宽。各长条阵的间隔约为8尺(2.5米),形成39条纵向通道。
每个长条阵中第一排是4名手刀兵,用来遮挡身后的两面挡马战墙。每块战墙高4.4尺(约1.4米),长4.4尺,即可掩护两人,又方便两人搬动。本是用作营寨的围墙。
这种围墙是组合式,便于拆装运输。墙面由一个方木框和较密的竹篱笆构成。支撑由一副方木三角支架组成。墙面木框的下梁(即地梁)有三个等距小圆孔,可用粗铁钉或竹签固定于地面。其立柱上下有两个小圆孔,用铁销与支架立柱连接。三角支架的立柱有对应的两个小圆孔,其地梁有一个小圆孔,也作固定用。竹篱笆是以铁丝绑于方框上。
每个长阵第一排战墙后面隐蔽5排长弓手,每排3人。左右两侧各固定4面战墙,连成一排,类似n形,以护卫弓箭手。两边的弓箭手离战墙约0.5米。
中间两个长阵的长弓手后面各有一名佩刀军官,一个是郭英、一个是千夫长。
长弓手后面是49排手刀兵,每排4人,加上第一排共50排。全方阵共有8000手刀兵。手刀阵前10排是朱氏红军的老战士,因为打头阵,个个配有手牌。
手牌是古代步兵盾牌的一种,属于轻便盾牌。其两头宽中间窄,常规手牌中间最窄处宽一尺(约31.7厘米),两头宽为1尺3寸(约41厘米),以白杨木或松木制成,轻便而坚实。其正面常绘有虎形彩纹,后面有把手,携带及作战都很方便。
每4排手刀兵的两侧是青布墙,长约4米,由两根原木立柱和一整块青麻布组成。立柱固定于地面,高4.4尺(约1.4米)。前后青布墙间隔约2尺(0.63米),作为出击口。相邻长条阵的青布墙面对面,间隔约8尺(2.5米),可以让两匹战马并排跑过。
青布墙本是朱氏红军长途行军中在野外露宿的围墙。
手刀兵长阵的后面是长矛兵长条阵,间隔约3尺。由朱氏红军老部队百夫长40人和400名魁梧的士兵组成的40个执法队,均握手刀站立手刀长阵后面。其左大臂配戴一个白色布套,墨写“执法”二字。
朱元璋安排执法队主要是防范“陈家军”出现倒戈者或逃兵。手刀阵中间20排是降附的陈家军,后面20排则是朱氏红军的老战士。
开战前,各执法队按照命令在各自的纵向通道来回巡行了一遍。这是发出无声的警示信息。
长矛兵有20排,每排4人。每4排两侧各有一面青布墙,与相邻青布墙面对面,间隔约8尺,向后延伸前面的通道。这些青布墙也高4.4尺(约1.4米),长约5.6米,便于8个长矛兵并排防御。前后青布墙间隔约2尺(0.63米),作为出击口。
长条阵最后两排是身穿铠甲的短弓手,每排4人,全部下蹲。其后背是两面竹木结构组合式战墙,长还是4.4尺(约1.4米)。高只有3.8尺(约1.2米),便于短弓手放箭。这种矮战墙是短弓部队的专配。
朱氏红军的这种战墙和组合式围墙(高战墙)是朱元璋在六和城保卫战时受战垒启发指示制作的,由冯国用设计。
在每个长条阵的短弓手和长矛兵之间,有一名长矛兵的百夫长。几位镇抚和千夫长也在其中。
红军方阵每个通道口前面站立1名手刀兵、1名传令兵、2名百夫长,主要是遮挡通道,迷惑敌军。中部8个通道口没有手刀兵,而是1名长杆旗手。8面红旗正中两面都缝着一个金色的“朱”字。
方阵左右第十五个通道口前面约两丈远分别是骑马的总管——汤和、邓愈,手握一面中型三角红旗。旗帜两面都缝有一个金黄色的“令”字。这是约定发射长箭的令旗。
正中通道右侧长矛兵长阵的前部设置一辆6尺(约1.9米)高的指挥车,朱元璋身穿铠甲战袍端坐正中,冯国用身穿铠甲战袍佩剑立于左侧。此车前后各有5排身穿铠甲的持盾握刀亲兵。每排3人,两边的亲兵面向青布墙。冯国胜身穿铠甲战袍佩剑骑马位于后排亲兵的后面。
指挥车左右长矛兵阵的前部各置一辆鼓车。
福寿一声令下,他的随从武官举起一面战刀,喊道:“吹号!”
10名号手同时吹响牛角号,沉闷的声音传遍战场,元军骑兵发起了冲锋。
距离约25丈(79米)时,汤和首先举起红色令旗,邓愈紧跟着也举起令旗,同时奔向两边。第一排遮挡战墙的手刀兵马上撤回战墙后面。
各通道口的传令兵则举起小型三角红旗,按照约定叫喊“放箭”。旗帜两面也缝有金色的”令“字。
接着,传令兵跟随百夫长和旗手撤到长弓手后面。
五排长弓手迅速举弓发射乱箭,600支长箭在空中划出各自的弧形轨道,刺进元军的骑兵队伍。顷刻之间,约有100多骑兵被密集的重箭击中。
一些战马被刺伤,发出痛苦的嘶鸣。
长箭发射两次后,骑兵前锋已经接近红军阵地。
元军统帅福寿不知道朱元璋已经组建长弓队,认为红军的短箭只能伤害前面迫近的一两排骑兵,后面的大队铁骑很快就像潮水一样冲过五十米,冲乱红军的方阵。万万没有料到,“元璋小儿”使他吃了大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