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5(1 / 6)
www.qb50.net,
共同体感觉——和他人的关联
作为摆脱神经症生活方式的方法,阿德勒的建议是关心他人。这也是阿德勒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共同体感觉”。本章就来讲讲我们该如何与他人相处并建立关系,因为他人和我们自己一样具有独立的自由意志,是无法用蛮力支配的存在。
我们不是一个人活着的
人并非一个人活在这个世上,而是和他人一同活着。如果人类只有一个人的话,就没有办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了。(日语中,“人”是写汉字“人间”两个字,所谓“人”是指“人与人之间”。)并不是因为人脆弱,而是,从本质上来讲人就是以他人的存在为大前提,活着的。不是说人本来可以一个人活,只是出于某种需要与他者共生;而是,人从一开始就是具有社会性的存在。脱离社会和共同体活着的个人是不存在的。
因此,也就有了那句“人类所有烦恼均来自人际关系”。(《个体心理学讲义》)我们每一个人离了人际关系根本就活不下去,所以,才会伤脑筋。
作为阻碍前进的他人
如果,人是一个人活着的,那么不管做什么都不会有人阻止,一个人的世界不会存在正义和邪恶。问题是,人并不是一个人活着的,离开了他人是活不下去的。他人,包括母亲在内,是保护自己的存在。实际上,婴儿为了生存,必须让父母把食物送进自己的嘴里。他们不会说话,只能靠哭啼来传达自己的要求。阿德勒说,“婴儿在支配人的同时又不受任何人支配,因此,可以说是最强大的存在”。(前述著作)
当然,这种好日子不可能永远继续下去。长大后,婴儿没有必要再为了生存而支配父母和周围的大人。但是,还有一种人,即使没有必要再支配他人,精神上仍然是处于婴儿阶段。这种人将他人当成是阻碍自己前进、干涉自己的存在。
人具有自由意志,可以选择如何行动,但并非只有自己一个人如此,他人同样也是具有自由意志的。我们无法像搬移物体一样按照自己的意愿随意支配和指使他人,就如同自己不会按照他人的意愿肆意被支配一样。
正因为如此,我们和他人之间的关系不一定总是很随心所愿。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不可能绝对顺从我们的意愿来行动。所以,阿德勒才会说所有烦恼均来自人际关系。
哲学家森有正,说过这样一句话。任何人心中都会有自己的想法。想做这个,或想做那个。这就是一种“内心催促”。当我们想去实现这个想法时,总会遇到各种障碍。障碍来自人际关系。我们必须得努力克服这种障碍。当有人阻碍我的前进方向时,靠武力是得不到真正的解决的。如果阻碍我们的是一个小孩子,或许有人会建议“孩子嘛,打他一顿不就好了”,但这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该怎么做才能得到“真正的解决”呢?
“比如,通过和对方的认真交谈来解决,要么使对方理解自己、要么我们去理解对方,于是原先那个阻碍就不再是阻碍了”(《如何活下去》),不断地重复这种过程,努力克服来自外界的阻碍。
用武力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他人帮助我们,这只是出于他的一片好心,帮助我们并不是他的义务。我们无法强行支配他人,也无法利用感情来操纵他人。愤怒,是为了促使他人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而制造出来的情绪。既然用武力、用感情都无法操纵别人的话,那该怎么办呢?
我们只能用语言去拜托别人。那么,只要是语言就可以达到目的吗?并不是。命令,反而会使人反抗。使用疑问句或假设句,留给对方拒绝的余地,效果反而更佳,更容易被他人所接受。
不过,即使你去恳请对方,对方也有可能拒绝你的要求。即便如此,也只有语言这个方式,才能让他人了解你希望他做什么。有的人认为,即使不说出口对方也应该想到,记住:这是不可能的。
他者的他者
有时候我们会突然感觉到有视线,一抬头发现不是人,是模特模型。“还好不是人哎”还会莫名地舒一口气。如果发现注视自己的是人的话,不免会有些害羞。有什么区别呢?“我”是“他者的他者”。就好比我对他者有什么印象、感觉到什么、想到了什么,他者也会对我抱有印象和想法,你会在他者身上,看到主观性。当然,他人并不是一面只单纯映射出外部世界的镜子,而是,接受映射的事物后去解释、感受、思考的存在。你就是被这样一个独立意志的主体所注视的,所以才会感到害羞。
赋予属性
他者是和自己不同的人格。然而,总有人喜欢按照自己的主观理解随意解释他人的行为。
有关自己、世界的解释、定义,罗纳德·大卫·莱恩用“属性化”或“赋予属性”(attribution)等词汇来进行了说明。(Self and Others)
属性是指“事物所具备的特征、性质”。“那朵花真美”,此时的“美丽”是属性(花所具备的性质)。自己如何看待自己,这是我们眼中的“我的属性”。他人怎么看待我们,这是他人给我定义的“我的属性”。这两者有时是不相同的。
自己给自己定义的属性和他人所定义的属性不一致时,如果被定义的一方是孩子,往往很难否认大人(父母)给自己加上的属性。此时,对于孩子来讲,父母加上的属性其实是一种命令。孩子说讨厌父母,父母也会很淡定泰然,因为他们心里想“嘴上说讨厌,但是,我知道你内心是喜欢我的”。孩子都说了讨厌父母,父母还能说出这种话采取这种态度,那么此时,孩子与父母之间就会形成一种“虚伪的关联”(false conjunction)。
孩子自出生,有几年绝对离不开父母的保护,但是随着长大,会学会自立。当他们想要离父母而去时,有的父母不愿意承认“真正的背离”(real disjunction),他们就会按照自己的希望和要求来解释孩子、让他们留在自己身边。
即使孩子没有打算离开父母身边,父母与孩子是各自独立的人格,本质上是独立分开的。但是有的父母却要给孩子加上某种属性,建立一种“虚伪的关联”,装作自己和孩子之间毫无隔阂、亲密如初。
所谓理解是指
这种属性赋予是无效的,因为他人必定是超越了这种“理解”。法语中的理解是“comprendre”,具有“包含”“包容”等含义。对他人加以某种属性的行为,是不可能达到“包容”的。对方必定会试图反抗和挣脱你的“包容”。
理解,只能是通过包容来实现。至于这个包容是否正确妥当,还有待论证。我们经常见到有的父母斩钉截铁地说了解自己孩子的莫过于是自己。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然而他们却对这一点深信不疑。孩子呢,对于父母所定义的属性也是乖乖接受,不会提出任何反驳意见,这种事在现实生活中极为常见。要知道孩子并不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而活着的,对于父母任意加上的属性——和命令性质一样,孩子应该提出反抗和质疑才对。 ↑返回顶部↑
共同体感觉——和他人的关联
作为摆脱神经症生活方式的方法,阿德勒的建议是关心他人。这也是阿德勒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共同体感觉”。本章就来讲讲我们该如何与他人相处并建立关系,因为他人和我们自己一样具有独立的自由意志,是无法用蛮力支配的存在。
我们不是一个人活着的
人并非一个人活在这个世上,而是和他人一同活着。如果人类只有一个人的话,就没有办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了。(日语中,“人”是写汉字“人间”两个字,所谓“人”是指“人与人之间”。)并不是因为人脆弱,而是,从本质上来讲人就是以他人的存在为大前提,活着的。不是说人本来可以一个人活,只是出于某种需要与他者共生;而是,人从一开始就是具有社会性的存在。脱离社会和共同体活着的个人是不存在的。
因此,也就有了那句“人类所有烦恼均来自人际关系”。(《个体心理学讲义》)我们每一个人离了人际关系根本就活不下去,所以,才会伤脑筋。
作为阻碍前进的他人
如果,人是一个人活着的,那么不管做什么都不会有人阻止,一个人的世界不会存在正义和邪恶。问题是,人并不是一个人活着的,离开了他人是活不下去的。他人,包括母亲在内,是保护自己的存在。实际上,婴儿为了生存,必须让父母把食物送进自己的嘴里。他们不会说话,只能靠哭啼来传达自己的要求。阿德勒说,“婴儿在支配人的同时又不受任何人支配,因此,可以说是最强大的存在”。(前述著作)
当然,这种好日子不可能永远继续下去。长大后,婴儿没有必要再为了生存而支配父母和周围的大人。但是,还有一种人,即使没有必要再支配他人,精神上仍然是处于婴儿阶段。这种人将他人当成是阻碍自己前进、干涉自己的存在。
人具有自由意志,可以选择如何行动,但并非只有自己一个人如此,他人同样也是具有自由意志的。我们无法像搬移物体一样按照自己的意愿随意支配和指使他人,就如同自己不会按照他人的意愿肆意被支配一样。
正因为如此,我们和他人之间的关系不一定总是很随心所愿。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不可能绝对顺从我们的意愿来行动。所以,阿德勒才会说所有烦恼均来自人际关系。
哲学家森有正,说过这样一句话。任何人心中都会有自己的想法。想做这个,或想做那个。这就是一种“内心催促”。当我们想去实现这个想法时,总会遇到各种障碍。障碍来自人际关系。我们必须得努力克服这种障碍。当有人阻碍我的前进方向时,靠武力是得不到真正的解决的。如果阻碍我们的是一个小孩子,或许有人会建议“孩子嘛,打他一顿不就好了”,但这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该怎么做才能得到“真正的解决”呢?
“比如,通过和对方的认真交谈来解决,要么使对方理解自己、要么我们去理解对方,于是原先那个阻碍就不再是阻碍了”(《如何活下去》),不断地重复这种过程,努力克服来自外界的阻碍。
用武力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他人帮助我们,这只是出于他的一片好心,帮助我们并不是他的义务。我们无法强行支配他人,也无法利用感情来操纵他人。愤怒,是为了促使他人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而制造出来的情绪。既然用武力、用感情都无法操纵别人的话,那该怎么办呢?
我们只能用语言去拜托别人。那么,只要是语言就可以达到目的吗?并不是。命令,反而会使人反抗。使用疑问句或假设句,留给对方拒绝的余地,效果反而更佳,更容易被他人所接受。
不过,即使你去恳请对方,对方也有可能拒绝你的要求。即便如此,也只有语言这个方式,才能让他人了解你希望他做什么。有的人认为,即使不说出口对方也应该想到,记住:这是不可能的。
他者的他者
有时候我们会突然感觉到有视线,一抬头发现不是人,是模特模型。“还好不是人哎”还会莫名地舒一口气。如果发现注视自己的是人的话,不免会有些害羞。有什么区别呢?“我”是“他者的他者”。就好比我对他者有什么印象、感觉到什么、想到了什么,他者也会对我抱有印象和想法,你会在他者身上,看到主观性。当然,他人并不是一面只单纯映射出外部世界的镜子,而是,接受映射的事物后去解释、感受、思考的存在。你就是被这样一个独立意志的主体所注视的,所以才会感到害羞。
赋予属性
他者是和自己不同的人格。然而,总有人喜欢按照自己的主观理解随意解释他人的行为。
有关自己、世界的解释、定义,罗纳德·大卫·莱恩用“属性化”或“赋予属性”(attribution)等词汇来进行了说明。(Self and Others)
属性是指“事物所具备的特征、性质”。“那朵花真美”,此时的“美丽”是属性(花所具备的性质)。自己如何看待自己,这是我们眼中的“我的属性”。他人怎么看待我们,这是他人给我定义的“我的属性”。这两者有时是不相同的。
自己给自己定义的属性和他人所定义的属性不一致时,如果被定义的一方是孩子,往往很难否认大人(父母)给自己加上的属性。此时,对于孩子来讲,父母加上的属性其实是一种命令。孩子说讨厌父母,父母也会很淡定泰然,因为他们心里想“嘴上说讨厌,但是,我知道你内心是喜欢我的”。孩子都说了讨厌父母,父母还能说出这种话采取这种态度,那么此时,孩子与父母之间就会形成一种“虚伪的关联”(false conjunction)。
孩子自出生,有几年绝对离不开父母的保护,但是随着长大,会学会自立。当他们想要离父母而去时,有的父母不愿意承认“真正的背离”(real disjunction),他们就会按照自己的希望和要求来解释孩子、让他们留在自己身边。
即使孩子没有打算离开父母身边,父母与孩子是各自独立的人格,本质上是独立分开的。但是有的父母却要给孩子加上某种属性,建立一种“虚伪的关联”,装作自己和孩子之间毫无隔阂、亲密如初。
所谓理解是指
这种属性赋予是无效的,因为他人必定是超越了这种“理解”。法语中的理解是“comprendre”,具有“包含”“包容”等含义。对他人加以某种属性的行为,是不可能达到“包容”的。对方必定会试图反抗和挣脱你的“包容”。
理解,只能是通过包容来实现。至于这个包容是否正确妥当,还有待论证。我们经常见到有的父母斩钉截铁地说了解自己孩子的莫过于是自己。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然而他们却对这一点深信不疑。孩子呢,对于父母所定义的属性也是乖乖接受,不会提出任何反驳意见,这种事在现实生活中极为常见。要知道孩子并不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而活着的,对于父母任意加上的属性——和命令性质一样,孩子应该提出反抗和质疑才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