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8(2 / 6)
“责任在于每个选择的人。神没有任何责任。”(《理想国》)
Kushner的看法和柏拉图的这一见解有相同之处。柏拉图虽然不是主张神是不完整的,但是他主张人世间的不幸、每个人命运的抱怨或不满推到神身上是毫无用处的。
Kushner提出,不应该再去纠结与痛苦、过去有关的问题上,比如“为什么不幸会降临在我和我家人身上呢?”等等,而是把视线放在与未来有关的问题上。
“现状是这样的。从现在起,我应该做什么呢?”
Kushner说神不会帮我们预防悲惨事情发生。相信神是万能的人,或许很难接受这一点,但是我们必须接受“这世界不存在百分百的善”,并正视不公平的现实。但是,这还不够。不能因为现实中有不公平不合理就从此作罢、毫无作为,虽然我们很难阻止和预防悲惨、不公发生,但是,至少要鼓起勇气、抱着足够的忍耐力去超越这些不幸。Kushner说除了神以外,我们还能从谁身上获得这种力量呢?对于降临在自身的事件,不会只是杵在原地毫无作为。人不是如此无力软弱的存在。遭遇不公事情时,的确,重新站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但是也要努力鼓起勇气去面对。
对于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以及身处的状况,人们不会心甘情愿一味被动接受。我们无法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灾害的发生与人的意志无关。如果把它看成是命运,确实,人无法逃脱命运。但是,当我们说命运不是被赋予的、而是自主选择时,这句话是指,即使有不可避免的灾难降临在我们身上,我们也要自主地选择应对方式。
遭遇地震的人,全都会患上PTSD吗?并不是。我们可以自主选择在已发生状况中如何求得生存。
生病的人,肯定不会说“太好了、好开心”。当然了,不生病最好。但是,生病时,还可以从中学到东西。这就是生病的意义所在。
人在任何状况下都能自由
人绝对不是单方面地受到环境影响。过去的经历、外部环境的确会给人产生很大影响。但是,并不是被这些所决定的。人在任何状况下都不是无力存在,在自己所处的状况中该如何活下去,这取决于本人的决定。
我母亲在49岁时得了脑梗死倒下。生病后半身不遂的母亲,默默地注视着映在手镜里的窗外景色。就是在这段时期,母亲还提出要学德语。我在上大学时曾经教过她一点。母亲让我把当时用过的教材拿到医院里来。后来,她的精神越来越虚弱,无法再继续学习时,就跟我说她想读一读我高中时花了一个夏天读完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我每天都在母亲病床前读书给她听,直至母亲昏迷不醒。即使在负重伤徘徊在死亡边缘时,人们也不会想到自己会死去。母亲或许也一样,始终未曾想过等待自己的是什么。不管怎样,我认为她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还要努力做力所能及的事,努力活下去,真的很不简单。
后来我自己得了心肌梗死倒下,被迫卧床静养,就连自己翻身都很难时,不由得想起母亲来,是母亲支撑着我度过了那段病床岁月。
活在当下
阿德勒在著作中并没有使用“当下”(here and now)这一表达方式,但是用了sachlich,他认为断绝了与人生的关联性、失去了与现实的交点的生活方式是有问题的。(《性格心理学》)sachlich的反义词是unsachlich。两个形容词都是来自名词Sache(事实、现实),sachlich有“基于事实、现实的”或“踏实的”等含义。我把它翻译成“即兴的”。
活着的确很痛苦,阿德勒却试图要在生中找出可减轻痛苦的突破口。
不用把自己表现得那么好
要想不迷失和现实之间的交点,sachlich地活着,那么,就需要不再介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我给别人什么印象、别人又是如何看待我的,如果你一直介意这个,就会变得unsachlich,迷失和人生的关联性。对于这个词汇的含义我们在前面提到过,是“未适应Sache(事实、现实)”的意思。
“比起实际如何(Sein),更在乎怎么被看待(Schein),这种人容易迷失和现实之间的交点。”(《性格心理学》)
有的人一心想让别人认为他自己是“××的人”,千方百计地使自己变成“××的人”,结果,就会越来越依赖他者的评价。试想,即使他真的成功地把自己包装成了“××的人”,最终也无法控制他人内心的想法和见解。
他者的评价,其实和你自己的本质无关。别人对你说“你真坏”,你自己的价值不会因此而贬低。相反,别人对你说“你真是好人”,你的价值就能上升,变成好人吗?当然不可能。
只关心别人如何看待自己,努力去迎合别人的人,在人生中无法保持一定的方向性,别人也会对你产生不信任感。因为他们迟早会发现你同时接受自相矛盾的看法,同时对两个相互敌对的人表忠诚。
不停地察看别人的颜色,只挑着别人可能会喜欢听的话来讲,虽然不会讨人厌,但是你如果一直迎合他人,就不再是活你自己的人生,而是活着他人的人生。有人讨厌你,这说明你活得很自由,为了自由的人生,有些代价是必须付出的。为了自由地活着,就得有勇气讨人嫌。当然,有生以来从未在意过别人眼神、不介意讨人嫌的人,自然是不需要这种勇气。
不对自己和他者抱有理想
不能对自己、他者抱着理想,要看到现实的自己、他者,否则很容易迷失交点。
接受现实中的自己,而不是理想化的自己,这个叫作“自我接受”。这个和“自我肯定”是不一样的。此处的“自我肯定”是指,接受毫无根据的理想化的自己。比如,人是不可能被所有人喜欢。被很多人喜欢是可能的,如果你想被所有人喜欢,现实中是不可能的。
虽说,现实中的我们还有很多缺点,但是依然需要从接受现实中的自己开始。对自己抱有太大的理想时,一旦发现理想和现实的背离,最终会逃避人生课题。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都要认清现实中自己的能力,如果觉得有必要,就要靠努力慢慢加强实力就好。
对他者不抱有理想,是指,比如,不管孩子有没有生病、在父母的眼里不管孩子是不是问题儿、不管孩子是不是和父母的理想有差距,孩子就是孩子,父母需要和这样的孩子一同生活。不能因为孩子和父母的理想有差异,就断绝关系。不管孩子的行为有无改善余地,总之,父母要关注的是孩子活着的现实。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不去看理想化的孩子。
实现不是靠等待而来的
不想迷失和现实之间的交点,就从脑子里删去“只要实现××,真正的人生就会开始”的想法吧。不是过去、也不是未来,我们只能活在“当下(here and now)”,不要在“如果……的话”和可能性上下人生赌注。实现不是靠等待就可以等来的。就现在、在这里,你真正的人生已开始。现在不是什么排练,而是实况转播。对于“如果……的话”、一味等待某件事情实现的人,直到实现那件事之前的人生都只是临时的、模拟的人生。认为现在只是临时人生的人活在可能性里,可能性变成了现实反而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因此,他们会拖延问题,尽量不去解决。不管是什么课题,除非有明确的把握可以成功,否则坚决不挑战。这种人因为害怕失败,不敢挑战课题,“不想涉足(想停止时间)”。(《神经症人格是如何形成的》) ↑返回顶部↑
Kushner的看法和柏拉图的这一见解有相同之处。柏拉图虽然不是主张神是不完整的,但是他主张人世间的不幸、每个人命运的抱怨或不满推到神身上是毫无用处的。
Kushner提出,不应该再去纠结与痛苦、过去有关的问题上,比如“为什么不幸会降临在我和我家人身上呢?”等等,而是把视线放在与未来有关的问题上。
“现状是这样的。从现在起,我应该做什么呢?”
Kushner说神不会帮我们预防悲惨事情发生。相信神是万能的人,或许很难接受这一点,但是我们必须接受“这世界不存在百分百的善”,并正视不公平的现实。但是,这还不够。不能因为现实中有不公平不合理就从此作罢、毫无作为,虽然我们很难阻止和预防悲惨、不公发生,但是,至少要鼓起勇气、抱着足够的忍耐力去超越这些不幸。Kushner说除了神以外,我们还能从谁身上获得这种力量呢?对于降临在自身的事件,不会只是杵在原地毫无作为。人不是如此无力软弱的存在。遭遇不公事情时,的确,重新站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但是也要努力鼓起勇气去面对。
对于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以及身处的状况,人们不会心甘情愿一味被动接受。我们无法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灾害的发生与人的意志无关。如果把它看成是命运,确实,人无法逃脱命运。但是,当我们说命运不是被赋予的、而是自主选择时,这句话是指,即使有不可避免的灾难降临在我们身上,我们也要自主地选择应对方式。
遭遇地震的人,全都会患上PTSD吗?并不是。我们可以自主选择在已发生状况中如何求得生存。
生病的人,肯定不会说“太好了、好开心”。当然了,不生病最好。但是,生病时,还可以从中学到东西。这就是生病的意义所在。
人在任何状况下都能自由
人绝对不是单方面地受到环境影响。过去的经历、外部环境的确会给人产生很大影响。但是,并不是被这些所决定的。人在任何状况下都不是无力存在,在自己所处的状况中该如何活下去,这取决于本人的决定。
我母亲在49岁时得了脑梗死倒下。生病后半身不遂的母亲,默默地注视着映在手镜里的窗外景色。就是在这段时期,母亲还提出要学德语。我在上大学时曾经教过她一点。母亲让我把当时用过的教材拿到医院里来。后来,她的精神越来越虚弱,无法再继续学习时,就跟我说她想读一读我高中时花了一个夏天读完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我每天都在母亲病床前读书给她听,直至母亲昏迷不醒。即使在负重伤徘徊在死亡边缘时,人们也不会想到自己会死去。母亲或许也一样,始终未曾想过等待自己的是什么。不管怎样,我认为她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还要努力做力所能及的事,努力活下去,真的很不简单。
后来我自己得了心肌梗死倒下,被迫卧床静养,就连自己翻身都很难时,不由得想起母亲来,是母亲支撑着我度过了那段病床岁月。
活在当下
阿德勒在著作中并没有使用“当下”(here and now)这一表达方式,但是用了sachlich,他认为断绝了与人生的关联性、失去了与现实的交点的生活方式是有问题的。(《性格心理学》)sachlich的反义词是unsachlich。两个形容词都是来自名词Sache(事实、现实),sachlich有“基于事实、现实的”或“踏实的”等含义。我把它翻译成“即兴的”。
活着的确很痛苦,阿德勒却试图要在生中找出可减轻痛苦的突破口。
不用把自己表现得那么好
要想不迷失和现实之间的交点,sachlich地活着,那么,就需要不再介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我给别人什么印象、别人又是如何看待我的,如果你一直介意这个,就会变得unsachlich,迷失和人生的关联性。对于这个词汇的含义我们在前面提到过,是“未适应Sache(事实、现实)”的意思。
“比起实际如何(Sein),更在乎怎么被看待(Schein),这种人容易迷失和现实之间的交点。”(《性格心理学》)
有的人一心想让别人认为他自己是“××的人”,千方百计地使自己变成“××的人”,结果,就会越来越依赖他者的评价。试想,即使他真的成功地把自己包装成了“××的人”,最终也无法控制他人内心的想法和见解。
他者的评价,其实和你自己的本质无关。别人对你说“你真坏”,你自己的价值不会因此而贬低。相反,别人对你说“你真是好人”,你的价值就能上升,变成好人吗?当然不可能。
只关心别人如何看待自己,努力去迎合别人的人,在人生中无法保持一定的方向性,别人也会对你产生不信任感。因为他们迟早会发现你同时接受自相矛盾的看法,同时对两个相互敌对的人表忠诚。
不停地察看别人的颜色,只挑着别人可能会喜欢听的话来讲,虽然不会讨人厌,但是你如果一直迎合他人,就不再是活你自己的人生,而是活着他人的人生。有人讨厌你,这说明你活得很自由,为了自由的人生,有些代价是必须付出的。为了自由地活着,就得有勇气讨人嫌。当然,有生以来从未在意过别人眼神、不介意讨人嫌的人,自然是不需要这种勇气。
不对自己和他者抱有理想
不能对自己、他者抱着理想,要看到现实的自己、他者,否则很容易迷失交点。
接受现实中的自己,而不是理想化的自己,这个叫作“自我接受”。这个和“自我肯定”是不一样的。此处的“自我肯定”是指,接受毫无根据的理想化的自己。比如,人是不可能被所有人喜欢。被很多人喜欢是可能的,如果你想被所有人喜欢,现实中是不可能的。
虽说,现实中的我们还有很多缺点,但是依然需要从接受现实中的自己开始。对自己抱有太大的理想时,一旦发现理想和现实的背离,最终会逃避人生课题。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都要认清现实中自己的能力,如果觉得有必要,就要靠努力慢慢加强实力就好。
对他者不抱有理想,是指,比如,不管孩子有没有生病、在父母的眼里不管孩子是不是问题儿、不管孩子是不是和父母的理想有差距,孩子就是孩子,父母需要和这样的孩子一同生活。不能因为孩子和父母的理想有差异,就断绝关系。不管孩子的行为有无改善余地,总之,父母要关注的是孩子活着的现实。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不去看理想化的孩子。
实现不是靠等待而来的
不想迷失和现实之间的交点,就从脑子里删去“只要实现××,真正的人生就会开始”的想法吧。不是过去、也不是未来,我们只能活在“当下(here and now)”,不要在“如果……的话”和可能性上下人生赌注。实现不是靠等待就可以等来的。就现在、在这里,你真正的人生已开始。现在不是什么排练,而是实况转播。对于“如果……的话”、一味等待某件事情实现的人,直到实现那件事之前的人生都只是临时的、模拟的人生。认为现在只是临时人生的人活在可能性里,可能性变成了现实反而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因此,他们会拖延问题,尽量不去解决。不管是什么课题,除非有明确的把握可以成功,否则坚决不挑战。这种人因为害怕失败,不敢挑战课题,“不想涉足(想停止时间)”。(《神经症人格是如何形成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