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8(3 / 6)
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序言中引用过这样一句。
“这里就是罗德岛,现在就跳吧。”
这句话是出自埃索波斯的寓言故事(《伊索寓言》)中。有一个奥运会选手,在自己国家总是被人挑毛病、不够男子汉,有一次他去参加了一次远征竞赛活动。过了许久,回国后,大放厥词说自己在很多国家成绩斐然大受欢迎驰名世界。尤其是在罗德岛,自己的跳远成绩胜过了奥运会选手。如果以后有机会去罗德岛,肯定能找到当时在现场的人为自己做证。旁边有一个人听到这里,忍不住打断他,说:“喂,这位仁兄,如果你说的是真的,不需要什么证人。这里就是罗德岛,来吧,跳一个给我们看看!”
姑且不论埃索波斯和引用这句的黑格尔的意图,我认为这个选手就是活在可能性中的人,或者是活在假设中(不用真正执行)的人。
这种人并不期待可能性有朝一日变成现实。“你其实脑子很聪明,只要做就可以了!”听人说这些话的孩子,会学习吗?绝对不会。只要他还保持着“如果做就可以了”的可能性状态,那么就可以一直当“聪明的孩子”。他可不想学习、参加考试还得了不好的成绩后被人说成是“笨孩子”。
但是不管怎样,结果迟早都会分晓。再往后拖延课题迟迟不挑战,其实毫无意义。没什么大不了的。这次做了,得到不好的结果,那么再挑战一次就好了。
康拉德·柴卡里阿斯·洛伦茨(Konrad Zacharias Lorenz)说过。(《狗的家世》When man meets dog)隔着栅栏向对面咆哮的狗,深知对面的狗因栅栏阻挡,绝对不会越过来,这是必要前提。只要这个条件还在,相互可以威胁对方,然而这个栅栏一旦没有了,两条狗直接面对面时,反而会陷入一阵混乱。
不管是空间、还是时间上,只要在安全范围内,什么都是可行的。
Kinesis与energeia
亚里士多德把活动分成了两种。(《形而上学》)一个叫作“Kinesis”,有原点和终点。从原点到终点的活动过程中,需要尽量有效地移动。要走到终点为目的的运动,在还没有到达之前都是不完整的。未到达目标,那么,这个活动因中断而算作为未完成,是一次不完整的活动。借用亚里士多德的说法,重要的不是“正在完成当中”,而是在多长时间内“已完成”多少事情。
还有一种叫作“energeia”(现实活动态)。这种活动类似两个人跳舞时的运动状态。跳舞的两个人,在跳舞过程中或许移动了很远的距离,但他们并不是为了到哪个终点而跳。现在、此刻的跳舞状态,即是完整的。作为energeia的活动始终都处于完整状态,和“从哪到哪”“在多长时间内”等要素无关。energeia中,“正在完成当中”即为“已经完成”状态。
那么人生,究竟是属于哪一种运动呢?很明显,应该是energeia。的确有人用空间来表现人生,以诞生为开始、以死为结束的线条来呈现人生。如果我问你现在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年轻人会回答离返程点还有一定距离,还需要时间才会到达那里。不用说,他肯定是假设了自己会活到80岁左右。并不是谁都会活到80岁。人生在世难免会生病、遭遇事故、灾难等,谁都不知道自己的人生会在何时落下帷幕。
当下的幸福
俄狄浦斯因他会弑父娶母的神谕,刚生下来就遭到父亲的抛弃。后来他还是当上了忒拜的王,在寻找降临在忒拜的灾难之根源、寻找杀掉先王的杀人犯,并重审自己人生时,惊愕地发现先王就是自己生身之父,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应了那个预言,杀死了父亲娶了母亲。俄狄浦斯绝望地拔出短剑刺中自己的眼睛,变成了盲人四处流浪。
合唱团是这样形容想要逃出宿命,却还是落入了宿命的陷阱、站到了荣华富贵之鼎盛的俄狄浦斯的。
“啊啊——生活在祖国忒拜的人们、用心的眼睛去看看吧。这就是俄狄浦斯,
曾经身为解答谜底的人而扬名天下、没人可比过他的权势
大街上的人没有不敬仰羡慕他幸运的
啊啊?现在却被悲惨的命运所吞噬、遭到了灭亡
终将死去的人啊?你只能耐心等到最后一天
除非你没有经历任何痛苦?一直到世界的尽头
无论是谁?都不能称其为幸福”(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
坐到了荣华富贵鼎盛的吕底亚国王克罗伊斯(Croesus)问希腊七个贤者之一的雅典政治家梭伦:
“雅典的客人啊,你的大名如雷贯耳。我知道你是一名贤者,为了求知识在世界各地漫游。想问问你有没有见过世界上最幸福之人?”
克罗伊斯自认为自己才是世界上最幸福之人,心想梭伦肯定会说出自己的名字。可是他却提了别人的名字。克罗伊斯感到不满,追问梭伦,难道你觉得我的幸福没有价值吗?梭伦回答:不管是什么幸福,都不会永远持续下去。今日幸福,并不能保证明天会继续幸福。“人生万事皆为偶然”。
事实上,吕底亚国遭到了波斯国的攻击,首都萨狄斯被攻破。克罗伊斯在高高堆起的柴火上被活活烧死。此时,突然想起梭伦的话:
“人只要活着,谁也说不上是幸福。”(希罗多德《历史》)
这句话提醒我们,享尽了荣华富贵的人也不知道最后会怎么样。那么,不到最后一刻,就不能说是幸福吗?
对于这个问题,就像阿德勒说的,只要能sachlich(即兴的)地活着,且把人生当成是energeia,那么就没有必要等到最后一日才做评判。
作为energeia的人生,就在当下完成。人生是由每分每秒的“已完成式现在”形成的。 ↑返回顶部↑
“这里就是罗德岛,现在就跳吧。”
这句话是出自埃索波斯的寓言故事(《伊索寓言》)中。有一个奥运会选手,在自己国家总是被人挑毛病、不够男子汉,有一次他去参加了一次远征竞赛活动。过了许久,回国后,大放厥词说自己在很多国家成绩斐然大受欢迎驰名世界。尤其是在罗德岛,自己的跳远成绩胜过了奥运会选手。如果以后有机会去罗德岛,肯定能找到当时在现场的人为自己做证。旁边有一个人听到这里,忍不住打断他,说:“喂,这位仁兄,如果你说的是真的,不需要什么证人。这里就是罗德岛,来吧,跳一个给我们看看!”
姑且不论埃索波斯和引用这句的黑格尔的意图,我认为这个选手就是活在可能性中的人,或者是活在假设中(不用真正执行)的人。
这种人并不期待可能性有朝一日变成现实。“你其实脑子很聪明,只要做就可以了!”听人说这些话的孩子,会学习吗?绝对不会。只要他还保持着“如果做就可以了”的可能性状态,那么就可以一直当“聪明的孩子”。他可不想学习、参加考试还得了不好的成绩后被人说成是“笨孩子”。
但是不管怎样,结果迟早都会分晓。再往后拖延课题迟迟不挑战,其实毫无意义。没什么大不了的。这次做了,得到不好的结果,那么再挑战一次就好了。
康拉德·柴卡里阿斯·洛伦茨(Konrad Zacharias Lorenz)说过。(《狗的家世》When man meets dog)隔着栅栏向对面咆哮的狗,深知对面的狗因栅栏阻挡,绝对不会越过来,这是必要前提。只要这个条件还在,相互可以威胁对方,然而这个栅栏一旦没有了,两条狗直接面对面时,反而会陷入一阵混乱。
不管是空间、还是时间上,只要在安全范围内,什么都是可行的。
Kinesis与energeia
亚里士多德把活动分成了两种。(《形而上学》)一个叫作“Kinesis”,有原点和终点。从原点到终点的活动过程中,需要尽量有效地移动。要走到终点为目的的运动,在还没有到达之前都是不完整的。未到达目标,那么,这个活动因中断而算作为未完成,是一次不完整的活动。借用亚里士多德的说法,重要的不是“正在完成当中”,而是在多长时间内“已完成”多少事情。
还有一种叫作“energeia”(现实活动态)。这种活动类似两个人跳舞时的运动状态。跳舞的两个人,在跳舞过程中或许移动了很远的距离,但他们并不是为了到哪个终点而跳。现在、此刻的跳舞状态,即是完整的。作为energeia的活动始终都处于完整状态,和“从哪到哪”“在多长时间内”等要素无关。energeia中,“正在完成当中”即为“已经完成”状态。
那么人生,究竟是属于哪一种运动呢?很明显,应该是energeia。的确有人用空间来表现人生,以诞生为开始、以死为结束的线条来呈现人生。如果我问你现在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年轻人会回答离返程点还有一定距离,还需要时间才会到达那里。不用说,他肯定是假设了自己会活到80岁左右。并不是谁都会活到80岁。人生在世难免会生病、遭遇事故、灾难等,谁都不知道自己的人生会在何时落下帷幕。
当下的幸福
俄狄浦斯因他会弑父娶母的神谕,刚生下来就遭到父亲的抛弃。后来他还是当上了忒拜的王,在寻找降临在忒拜的灾难之根源、寻找杀掉先王的杀人犯,并重审自己人生时,惊愕地发现先王就是自己生身之父,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应了那个预言,杀死了父亲娶了母亲。俄狄浦斯绝望地拔出短剑刺中自己的眼睛,变成了盲人四处流浪。
合唱团是这样形容想要逃出宿命,却还是落入了宿命的陷阱、站到了荣华富贵之鼎盛的俄狄浦斯的。
“啊啊——生活在祖国忒拜的人们、用心的眼睛去看看吧。这就是俄狄浦斯,
曾经身为解答谜底的人而扬名天下、没人可比过他的权势
大街上的人没有不敬仰羡慕他幸运的
啊啊?现在却被悲惨的命运所吞噬、遭到了灭亡
终将死去的人啊?你只能耐心等到最后一天
除非你没有经历任何痛苦?一直到世界的尽头
无论是谁?都不能称其为幸福”(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
坐到了荣华富贵鼎盛的吕底亚国王克罗伊斯(Croesus)问希腊七个贤者之一的雅典政治家梭伦:
“雅典的客人啊,你的大名如雷贯耳。我知道你是一名贤者,为了求知识在世界各地漫游。想问问你有没有见过世界上最幸福之人?”
克罗伊斯自认为自己才是世界上最幸福之人,心想梭伦肯定会说出自己的名字。可是他却提了别人的名字。克罗伊斯感到不满,追问梭伦,难道你觉得我的幸福没有价值吗?梭伦回答:不管是什么幸福,都不会永远持续下去。今日幸福,并不能保证明天会继续幸福。“人生万事皆为偶然”。
事实上,吕底亚国遭到了波斯国的攻击,首都萨狄斯被攻破。克罗伊斯在高高堆起的柴火上被活活烧死。此时,突然想起梭伦的话:
“人只要活着,谁也说不上是幸福。”(希罗多德《历史》)
这句话提醒我们,享尽了荣华富贵的人也不知道最后会怎么样。那么,不到最后一刻,就不能说是幸福吗?
对于这个问题,就像阿德勒说的,只要能sachlich(即兴的)地活着,且把人生当成是energeia,那么就没有必要等到最后一日才做评判。
作为energeia的人生,就在当下完成。人生是由每分每秒的“已完成式现在”形成的。 ↑返回顶部↑